又到星期天晚上了,依照慣例,我們要來談談分類學的工作。今天要來聊聊讓人又愛又恨的鑑定工作。
鑑定 (identification) 指的是把找到的植物材料,根據特徵 (通常是形態) 來判斷屬於哪個種類的過程。鑑定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很多東西的幫忙,例如相關的文獻資料、照片、標本,或是求助相關的專家等。為什麼說鑑定令人又愛又恨呢?鑑定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找到正確名稱的成就感,伴隨著一種暢快的感覺,確實讓人欲罷不能。當難度越高 (不論是植物本身很難鑑定、或是鑑定的材料本身很爛),這種感覺就跟著越強烈。而且常常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又會意外發現一些未曾注意的有趣植物,常常一搞起來就沒日沒夜、廢寢忘食。恨的是本來覺得好像很特別的植物,找到答案時發現只是一個很常見的種類;又或者難度突破天際,連縮小範圍的頭緒都沒有,這種時候的無力感也令人感到相當絕望。
如何訓練鑑定的能力
不過在分類學的工作中,要把鑑定工作做得好,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累積相關經驗,特別是野外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雖然有文獻可以幫忙,不過各種類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同一種植物可能因為生長的環境,而有不同的變異。這些變異可大可小,因此必須經常到野外觀察,累積觀察經驗了解各種植物的變異範圍,日後在鑑定的時候才能更得心應手。除此之外,在觀察的時候除了植物本身以外,所處的生長環境也盡可能的了解一下,可以更好的掌握在不同環境中植物的變異。
那麼,去哪裡觀察比較好呢?這裏的建議是不管哪裡都去,每個地方的環境不同,會孕育不同種類的植物,即使是大都市中的公園,也有可能有出乎意料的發現。例如過去被認為人為干擾嚴重的公墓,近幾年反而成為植物觀察者的熱門地點,許多原本認為植物種類並不豐富的地方,可能蘊藏著意想不到的寶藏。因此哪兒都去,除了豐富自己的經驗,並且還可以磨練眼睛的掃描能力。即使是去同樣的地方,不同的時間去可能發現不同的種類,也可以觀察同樣的物種的物候變化。如果要更好的增進鑑定的能力,除了到野外實際觀察外,拍照和製作標本是不可少的,這兩項對於鑑定來說,都能夠有更好的觀察成效。製作標本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可能比較困難,可以用拍照部分取代。現在手機的拍照功能日新月異之下,拍照的門檻大幅降低,而照片記錄的環境和植物特徵,都比文字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比較。
拍照的時候要拍什麼?
現在照相器材與技術門檻降低,用手機就可以輕易的拍出相當高品質的照片,但是要拍出一張可供鑑定的照片,仍有許多需要注意的要點。首先,很多人知道花是主要的鑑定特徵,所以常常只拍了花的照片,但有的時候光有花,還是沒什麼用。所以比較安全的拍法如下:植物的全株、帶花和葉片的枝條 (特別是植株高大的木本植物)、葉片的正面和背面、花序、花的正、側、背面 (可以清楚顯示花萼、花瓣、雌雄蕊等特徵)、果實、種子等,以上各個部位盡量都記錄下來,有的時候會缺少其中的幾個部位,這也不要緊,盡量把能夠記錄到的部位都記錄下來吧!自然攝影中心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拍照準則,在此提供參考。如果真的沒辦法記得這些事項,那麼記得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從大到小的盡量多拍一些照片,等到日子久了,自然也就知道拍照的訣竅了。除此之外,我們有的時候還會針對特定植物的重要特徵拍攝,例如蓼科的托葉鞘 (ocrea) 常常是鑑定的重要根據,所以在拍照的時候會特別拍攝這個特徵。照片的整理也是後續的工作之一,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更能夠有助於往後的鑑定工作,所以不光是拍照,整理也是很重要的呢!
熟悉基本的專有名詞
對初學者來說,植物分類學的形態專有名詞多如牛毛,光看就覺得頭痛。但只要鑑定的時間夠久,就會發現這些都是繞不開的,因為有的時候要精確的鑑定,就要透過熟悉這些專有名詞和文獻對話,才有可能正確的鑑定出來,所以熟悉一些基本的專有名詞,是相當重要的事。
鑑定這個工作真的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能夠快速的鑑定出來,靠得是長年累積的經驗,這些幕後工作都是一點一點的累積而成,需要很有耐心的投入,才會有好的成果,而這些都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知道阿!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7.3.12於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