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粉專在過去筆者不認真的經營之下,好像有點走向太硬的內容了,感覺還是時不時的要寫一點有圖有真相的內容,才不會讓大家棄追。但是只介紹植物有多美或只寫一點有關植物的形態介紹之類的東西,好像又顯得很常見,網路上漂亮的植物多的去了。所以我會設法把該種植物在台灣的發現過程或相關的分類歷史沿革整理出來,這樣對於該種植物的認識又能更深入一點。

台灣的山區真的是很神奇,這幾年雖然跑了不少地方,但還是有很多錯過或根本沒看過的植物,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驚喜。最近到南部採集,正好碰到丁香杜鵑開花,雖然不是盛花,但也足足讓我們拍了好一陣子才收工。

丁香杜鵑 (Rhododendron farrerae) 在台灣的杜鵑花裡,是一種相當神秘的存在。本種在台灣最早的紀錄始於1910年川上瀧彌在台灣植物目錄的記載。但由於該文獻屬於名錄,所以難就該紀錄得知產地或相關的標本資訊。比較正式的紀錄始於金平亮三 (1936) 的台灣樹木志,金平氏根據大井次三郎 (J. Ohwi) 於1933年採集的標本,將本種鑑定為大武杜鵑 (R. tashiroi)。該種類亦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

自此之後,有些文獻繼續沿用金平氏的學名,包括李惠林 (1963) 的台灣木本植物誌 (Woody Flora of Taiwan)、台灣植物誌第一版 (李惠林,1978),但這些文獻均未列出台灣本地產的標本,使本種在台灣的確切資訊仍停留於1936年。台灣植物誌第二版 (李惠林等,1998) 中,作者未將本種列入台灣的紀錄中。不過到了2010年,這種狀況終於被打破了,屏科大的楊勝任老師長期在浸水營一帶山區調查,才重新發現這種神秘的杜鵑花。本種在浸水營一帶至恆春半島東南部的山區有不小的族群,過去也有一些採集記錄,只是常常被錯誤的鑑定為守城滿山紅 (R. mariesii),因此一直隱身在台灣的山林中,沒有被發現。

只不過,本種的學名不是金平氏所用的R. tahiroi,應該是山崎敬於1996年使用的R. farrerae。丁香杜鵑的單一花芽中通常僅具1-2朵花,且為紫紅色,而R. tachiroi的單一花芽通常有花3-4朵,且為粉紅色,兩者有所不同,因此應該不是同種。從形態上來看,這種的形態更接近R. farrerae,所以應該使用該學名 。

丁香杜鵑又名華麗杜鵑,大概是取其開花滿樹時,那種目不暇給的感覺吧!但是筆者看到的花卻頗淡雅,華麗也可以理解為低調奢華之感吧!每年4月,春雨開始綿綿下起來的時候,在雲霧縹緲之間賞花,這場景說是一種奢華亦不為過呢!

本文於2018.4.3發表於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