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拜訪東大植物標本館,得知今年要辦早田文藏的展覽之後,便在心裡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親自來看看這個展覽,在第一時間得知日期後,就買了機票飛過來了。早田文藏 (Bunzo Hayata) 是日籍植物學家,畢生的大多數時間投注於臺灣植物研究中,被譽為『臺灣植物之父』。這個展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名稱—「異端的植物學者 早田文藏」,到底為何早田被稱為異端?我想這是看展覽之前的我所疑惑且不了解的一個標題。

早田展的展場入口,有提供小張的海報和簡介

早田展是東大標本館主導的一個展覽,展覽地點在東京大學的總和博物館一樓,在開館時間不用門票就可以直接參觀,相當佛心。展廳雖不大,但展品堪稱東大標本館的精華。一進到展館,映入眼簾的就是立體的動態分類體系 (dynamic system),這個體系是早田一生研究的思想精華,體現了他對物種之間的關係與生命的思考。過去我們只能從圖譜第十卷中看到這張圖,展方卻把它做成立體的裝置藝術,體現了這個系統要強調的物種互動的概念。展覽從早田的年輕時代開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研究初期、富士山植物研究、臺灣植物研究、以及東南亞的植物研究。四個時期分別都有文字介紹與代表性的標本展示,其中以臺灣植物研究這個時期的展覽內容最多,也展出了相當多過去很少見到的標本與內容。

立體的動態分類體系

早田可以說很早就跟臺灣這塊土地結緣,早在他進入東京帝大就讀的時候 (1900年),他就曾經在當年度的7-10月來到台北附近採集旅行,這也成為他日後研究臺灣植物的基礎。1904年,大學畢業的早田,受到總督府的囑託,從1906至1922年開始真正的研究臺灣植物。早田可說是把青春歲月都貢獻給了臺灣植物的研究上,讓臺灣從植物的黑暗地帶,轉變為東亞植物學研究的先鋒地區,早田一生發表超過1700種植物,絕大多數都是臺灣的植物。

臺灣研究時期的介紹與展出標本

早田在臺灣的研究中,展出了不少罕見的珍品。包括過去被切割為兩半的模式標本,展覽中稱之為「含淚分別 (泣き別れ)」標本,這些被切開的標本有一半在東大植物標本館,另一半則典藏於臺灣的林試所植物標本館中,這些標本的採集時間多半在1907-1908年間,展覽上用動畫展示的方式,讓這些分隔兩地的標本「重合」在一起。此外,整株的竹類標本也是看點之一,這些標本是帶有根部的竹桿,長度約莫在一公尺上下,有採過竹類標本的朋友應該知道,要把竹桿從地上完整的挖起來是多麽困難的事,可見當時對於植物採集的認真程度。另外最容易忽略的大概是早田標本中很少見的浸液與樹脂標本,這三件標本是早田把蕨類的走莖中除了維管束以外的部分去除,只留下維管束的部分,早田認為蕨類的中柱在分類上有特殊的意義,而他的研究方式,就是使用小刀和鑿子,把這個構造的立體結構展現出來。

早田氏發表過的新分類群列表
「含淚分別」標本的介紹
竹桿標本,這些標本平常究竟是收藏在哪裡呢?
蕨類根莖的中柱,除了研究上的價值外,其實也頗有藝術感

展覽中還展出田代安定在蘭嶼採集蘭嶼芭蕉 (Musa insularimontana) 的標本、繪圖以及書信,這封信的物理長度就像清明上河圖一般 (笑),信中詳述了他在蘭嶼採到的這種芭蕉的形態特徵,並且附上了相當精美的繪圖,以芭蕉科這種壓成標本難以辨識的植物來說,田代安定的信與繪圖是關鍵證據。以上的各種標本都說明了早田標本的價值,以及一窺他研究的歷程與身影,直至今日,早田留下的學術遺產,仍然深深的影響著當代的臺灣研究者們。

田代安定在蘭嶼芭蕉標本中繪圖與信件

而展覽的最後,展出了一封早田氏在過世前寫給日本植物分類學者的檄文,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講述早田鼓勵日本的植物分類學家起身對抗當時甫興起的系統學 (systematics) 的概念,對早田來說,系統學根本就是難以接受的洪水猛獸,他主張東方的學者應該要有自己的學說,而不是跟隨西方隨波逐流。這是早田著作中少見的真情流露,過往他給人的印象總是冷靜而嚴肅。過往從文獻與標本中認識的早田,總給人冷靜嚴肅的印象,相較於牧野富太郎的戲劇性,早田總是給人一種難以親近的感覺,我總笑說早田不可能像牧野一般,拍出一部劇情高潮迭起的連續劇,可能連個短影音都很難吧!不過這篇文章卻很難得的顯露出早田激動的一面,不過可惜的是,有關早田的史料實在太少,不然我們或許可以更貼近的了解早田的內心世界也不一定。

檄文介紹與早田文藏畫像 (藏於小石川植物園)

在這篇檄文旁邊,便是早田當小石川植物園園長時的畫作,這幅作品中的早田依然是那個嚴肅的樣貌,一如他的眾多論文。展覽走到這裡,又遇到一開始的那個動態分類體系,老實說,從剛剛看過的檄文的內容,我好像可以強烈的感受到早田被稱為「異端」緣故,他提出的這個體系其實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而起身對抗系統學的他,也頗有一種對抗時代洪流的無力感,不過這一切都隨著他在提出檄文的當年,因心臟病過世而終結。看完展覽,我對早田文藏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激起了進一步探索他的念頭。

檄文全文

早田展雖然不大,然而展出的內容都是一時之選,展覽時間一直到今年的9月5日,期間還有好幾場講座,有到東京去的朋友不妨撥個時間去參觀,相信你會對這位臺灣植物之父有更深層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