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leaves plant during daytime

一些採集的know how

談了這麼久的法規議題後,相信大家也被各種學名問題搞得昏頭轉向,所以這次來談談實務上的問題,也就是採集的規劃。分類研究者通常都非常喜歡採集活動,除了可以收集材料,同時也可以藉機看到很多不一樣的風景,說採集是分類學家的運動也不為過。但要怎麼安排採集,才能讓採集事半功倍呢?這就是這次的主題啦。

採集要有效率,那麼前置作業一定要做得很好。這裡所謂的很好不只是採集工具的準備,還包括採集地點的收集、行程規劃、標本的處理等環節。就採集地點的收集來說,標本館和文獻的資料一定不可少,若是許久之前的採集地點,則有必要確認該地區是否歷經開發,導致植物消失於該地。另外,早期的文獻或標本上的地點可能很簡略,如果該地點很重要的話,那麼可能要設法找出能夠用來推敲該採集者採集行跡的資料,例如採集記錄簿或日記。此外,由於現今在各大社群上有很多人會分享目擊情報,所以也可以向這些植物愛好者詢問採集地點,但必須注意的是,無論是否稀有,多數人都很介意公開採集地點會使植物遭到破壞,務必表明身份及採集用途,並且信守承諾。此外,也要考慮各物種的物候,例如花期果期或生長季極短的植物,特別是真菌異營或寄生性的植物,這些部位或種類通常生長季很短,因此就更需要精確的了解適合的採集時間。

另一方面,採集的數量以及保存方式也是事前作業中很重要的一環,例如相對應後續各種試驗的保存方式,以及各試驗所需的數量等。例如針對花粉形態的採集可能就要盡可能收集到新鮮的雄蕊,並且將之保存到對應的保存溶液中。若是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通常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族群採樣、標本處理及保存方式等。這部分又回歸到這個研究的目的以及相關的試驗設計是否完善,如果沒辦法規劃的很好,那麼有必要在採集之前再通盤檢討一次研究的試驗設計,以免收集到不符合預期的材料,造成浪費。

行程規劃方面,除了把採集地點串起來之外,也要考量每個地點採樣可能需要的時間,特別是需要現場處理樣本或是長時間拍照的狀況,但根據經驗,每個地點預留多一點時間,並且準備一些備用地點,通常就可以很有彈性的應付各種狀況了。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啦,本來想說可以寫得短一點,但還是不小心變成大長篇,希望以上內容對各位的研究都能夠受用,那麼就下週見囉~

本文最初於2022.5.29刊登於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