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看標本2] 小石川植物園:歷史、植物與科學的匯聚之地
小石川植物園,又稱為東京大學大學院理學系研究科附屬植物園,是一座位於東京都文京區的植物園。雖說是附屬植物園,但是它的歷史其實比東京大學本身更悠久。1684年,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廢止位於現在南麻布的幕府南藥園,將白山御殿的一部分區域被劃為新的藥園,稱為「小石川御藥園」。到了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的享保六年(1721年),御藥園擴展至整個御殿的範圍,占地約四萬五千坪,形成了現今植物園的大致規模。隨著時代的變遷,御藥園逐漸衰退,幕末時期縮小至僅五千一百坪。然而,明治維新期間,御藥園作為「大學醫院附屬御藥園」由東京府管轄,幾乎恢復到享保年間的規模。1877年,植物園改名為東京大學附屬小石川植物園,直到1998年改稱東京大學大學院理學系研究科附屬植物園為止,其間歷經多次改名,不過眾人仍然習慣稱之為小石川植物園。
最早的植物學教室
事實上,小石川植物園不僅只是另一個館藏標本的場所,植物園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研究機構,這點可以從小石川植物園的發展一窺究竟。東京大學成立初期 (1877年),當時由於校舍建設的進展緩慢,空間不敷使用,植物學科在1897遷移至植物園。直到1935年,隨著理學部二號館在本鄉校區竣工,植物園的植物學教室與其他自然史相關教室再度遷移回到本鄉校區。然而,這段時間的植物學教室建築,則在二戰 (1945年) 的火災中全數燒毀,殊為可惜。這段位於小石川植物園的時期,也孕育了許多重要的研究,例如1896年平瀬作五郎和池野成一郎分別發現銀杏和蘇鐵的游動精子、早田文藏的《 臺灣植物圖譜》全十卷 (1905-1921) 也完成於此處,也發生過著名的「破門草事件」,這段時期的植物學教室,生機蓬勃且主導了日本的植物學研究也不為過。
小石川植物園的標本館
小石川植物園的標本館位於主要建築物的二樓,區分為幾間標本室,分別收藏不同類群的標本。兩地的標本館雖然都是東大標本館的一部分,但是兩個地方基本上是獨立運作,所以在預約檢視標本的時候,通常需要分別聯絡兩邊的負責人。這裡的標本同樣也是根據恩格勒系統排列,不過不同的是,這裡的標本櫃沒有如同總合博物館內的編號查詢系統,而是比較常見的直接根據學名排列的方式,所以搜尋起來也比較直觀。不過檢視標本的桌子位於裸子植物的標本室,所以需要將標本從各別的標本室搬到這間來看。好處是這裡的桌面比總合博物館的大上不少,所以有很充足的空間可以在桌上攤開標本,相當方便。
不過小石川植物園的交通不若本鄉校區方便,比較近的地鐵站為白山站或茗荷谷站,不過因為兩個站到植物園的途中,以及進到植物園內都要經過滿長的上下坡,所以不太建議攜帶行李箱過來 (會拖到很累)。
標本館之外
來到小石川植物園,除了檢閱標本館的標本之外,還有許多「景點」可以探訪。例如和標本館同一棟建物中的圖書室,藏有許多早期的文獻,和東大總合博物館的圖書室一樣,都是不能錯過的寶庫。園長室中則掛有歷代園長的畫像,其中包括在臺灣植物學的先驅早田文藏,以及他的老師松村任三的畫像,值得一看。除此之外,植物園的溫室中栽培有許多小笠原群島的植物,該群島位於東京外海,擁有許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植物,許多種類均有栽培在這個溫室中。
此外,植物園還有許多有趣的植物,例如牛頓的蘋果,沒錯,就是那棵發現萬有引力的蘋果,植物園栽培的是那棵樹的分株 (不過據說結的果實不甚美味)。而發現游動精子的蘇鐵和銀杏,也是很有植物學意義的紀念物,這棵銀杏目前約300歲,到了秋天落葉時節,也是東京裡一道隱密的風景。
春天造訪植物園的話,一定會被那幾棵古老的染井吉野櫻 (Prunus yedoensis) 的花海吸引,不過你知道嗎?松村任三當初發表時的模式標本正是取自這幾棵樹,也就是說,這幾棵樹正是活的模式標本 (標本典藏於總合博物館標本室),只不過究竟是從哪一棵樹採集的標本,就已經不可考了。對於習慣在標本上看到已經製作為臘葉標本狀態的模式標本的我們而言,能夠看到與百多年前發表時同樣的一株植物,還好好的活在植物園裡,確實會有一種相當不可思議的悸動感。了解各種植物背後的故事,或許也是徜徉在小石川植物園的一種樂趣吧!
結語
小石川植物園,這座歷史悠久的綠色寶地,不僅見證了日本植物學的發展,更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科學遺產。從德川時代的御藥園到今日的研究機構,它經歷了多次變遷,始終在植物學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探尋植物學的歷史,還是享受自然的靜謐,小石川植物園都是一個不可錯過的珍貴的地方。或許下次造訪東京時,它可以成為你的一個小小的私房景點。
有關小石川植物園的歷史,可參考:植物学教室が小石川植物園にあった by金井弘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