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 shot photography of tree during daytime

椴樹啊椴樹,你到底為什麼會跟菩提樹扯在一起呢?

這次的主題嚴格來說跟分類沒什麼關係,而是比較偏向民俗與音樂的範疇,不過這之中植物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個人覺得相當有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在我小學的音樂課本裡,一定有這麼一首歌叫菩提樹,歌詞的開頭是「井旁邊大門前面,有一棵菩提樹。」在「我誓永遠不歸返,我誓永不歸返。」結尾,整體是一首滿勵志的歌曲。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長期以來,我們都搞錯原作的歌詞所要表達的意思,這首歌的名稱也不是菩提樹,而是椴樹。

我們先來看看植物的部分,這首曲子的來源是德國作曲家舒伯特創作的連篇藝術歌曲「冬之旅 Die Winterreise」中的第五首「椴樹 Der Lindenbaum」。椴樹 (Tilia) 在這裡表示的是故事的主人翁小時候的回憶,這對多數的德國人來說是一種家鄉、鄉愁的象徵,也有許多跟椴樹有關的傳說,而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 原生於亞洲,相較於椴樹來說,更不可能是舒伯特會使用的素材。那麼椴樹是怎麼變成菩提樹的呢?這可能是跟日本有關。這首歌的中文歌詞,並不是從德文歌詞直接翻譯而來,而是從日文歌詞而來,在日文裡,椴樹也被稱為菩提樹,所以歌名才因而變成菩提樹。仔細想想,菩提樹跟椴樹的葉片是有點類似,搞錯是很有可能的事。

而這首曲子的故事,是訴說因為失戀大受打擊的男主角,獨自走著走著,來到了小時候常遊玩的椴樹下,此時頭上的葉片因為風吹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彷彿在告訴主角,來我這裡可以獲得安息。這裡象徵的是死亡可以獲得解脫,有興趣的話可以聽音樂搭配翻譯的歌詞,很能感受到作者所營造的氣氛。但主角有沒有理會樹的呼喚呢?答案是沒有,在連篇歌曲的後半還有一首「客棧 Das Wirtshaus」,這邊的客棧其實是墓園,但連客棧都滿了,主角想死卻不能死,作者想表達的孤獨感,實在是非常的強烈。

本文最初於2018.7.11發表於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