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前與鷗蔓
在我念碩士班的時候,跟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特別有緣,主要原因是那時有個學長正在進行鷗蔓屬 (Tylophora) 的研究,有很多機會一同出門採集,在那之前我根本連鷗蔓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去區分不同種類了。
有次常來研究室串門子的研究室之友洪先生 (藝術家),説他得到小道消息,在大肚山的某處藏有一種臺灣前所未見的鷗蔓,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個超級重要的消息,身為分類學者最喜歡這種消息了,大家都想看別人沒看過的植物麻。後來找了一天,我們驅車前往傳說中的生育地,果然在一片草原裡面,找到這種不知名的鷗蔓,順便就採了標本回來鑑定。
這個當時所謂的「不知名鷗蔓」,就是後來發表的新紀錄種毛白前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這當然不是鷗蔓,而是牛皮消屬植物的一員。截至目前為止,臺灣已知的分布還是只有在當時發表的大肚山區而已,說是稀有的牛皮消屬植物亦不為過。
除了臺灣之外,毛白前廣布於中國福建、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馬祖筆者也曾見過,也和臺灣的族群一樣都分布在較乾旱的草叢中。毛白前是種很有趣的植物,我們在大肚山觀察時,發現它有兩種花色 (酒紅色和乳黃色),而且花冠裂片也有細長和寬短兩種類型,不過當我們帶回來種植時,就只有開出黃色的花了,這現象至今未解,非常神奇。
毛白前的中文名稱乍看之下非常奇怪,但其實很普通。毛當然是形容它全株被毛,白前應該是來自於Vincetoxicum,也就是過去稱的白前屬。白前屬後來有學者認為應該置於牛皮消屬之中,所以牛皮消屬裡有很多XX白前,一部分是因為這樣而來。但「白前」二字的由來呢?這有一段很生動的民間傳說,請大家就自行使喚google奉上吧~
補註 (2022.9.12):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Vincetoxicum應該要從牛皮消屬獨立出來,所以現在毛白前的學名又要使用V. chinenese Moore了。
本文於2018.6.12刊登於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