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在遠方—橫斷臺灣
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各位,是不是有玩過幾個月前剛上市的熱門電玩—薩爾達傳說 王國之淚呢?老實說,我從發售日以來沈迷至今,這個遊戲廣大的地圖、各式各樣的地形與生物,主角林克擁有各種不同的能力,可以在這片廣闊的海拉魯大地上四處探險,收集各種素材、解決謎團與戰勝魔王。不過我一邊玩這個遊戲,想到的卻是有關旨价的書稿的主題—臺灣的植物到底從哪裡來?王國之淚中,林克擁有一個特殊能力名為倒轉乾坤,可以把物體根據它過去移動的軌跡,回到特定時空中的位置。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可能有如此方便的工具,不過植物研究者還是藉著許多殘留至今的線索,探求在漫長的時間裡,植物是如何起源並散布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其中當然也包括臺灣。
這種議題在生物研究中屬於一個專有的領域,名曰生物地理學 (biogeography)。這門學科主要探討的是某一類生物如何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出現,並且逐漸擴散成目前的分布狀況。橫斷臺灣一書要探討的主題就是,一個和臺灣又近又遠的高山國度—橫斷山,以及它與臺灣的連結。說遠,兩者的地理距離長達好幾千公里,但是它其實很近,兩者同樣都是高山國度,也令人意外的擁有相當多共同或是近緣的植物。無論如何,這個高山國度對臺灣的讀者而言是陌生的,或許遙遠的地理距離也是原因之一,不過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在於它長期掩蓋在喜馬拉雅山的陰影下。
橫斷山一詞,即使是對研究者來說,仍然是年輕的名詞。這個盤據在中國西南的廣大山地,過去的稱呼包括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山等,長期以來作為附屬品一般的角色存在。然而近年的研究中,逐漸凸現這個區域的重要性。許多被認為起源於喜馬拉雅山的植物,紛紛被證明其實是起源於橫斷山;換言之,喜馬拉雅山更像是這些起源於橫斷山的植物的去向,而不是來處。然而臺灣呢?從日本時代起,就有很多學者注意到臺灣與喜馬拉雅山兩地植物的相似性,相隔甚遠的兩個地區竟然有類似的植物,令當時的學者大感驚奇,然而當時雖然發現了這個現象,但沒有提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假說。近來的研究說明,其實這個和臺灣有關的地區並不是喜馬拉雅,而是橫斷山。而這樣的相似性,不僅限於某些特定的植物種類,而是遍及維管束植物的多個類群,顯然這種現象並不是特例,而是臺灣植物的一個重要的原鄉。
很多人在聽聞這本書之初,都會問一個問題:「這本書會很硬嗎」?誠然,這是本科普書,所以當然會有比較硬的知識性內容,不過在流暢的文字以及詳盡的照片輔助下,這些知識變得親民許多,就算只看書中精美的照片,仍能夠領會作者心心念念、如海一般廣大的山之國度。對於有在臺灣登山或是野外觀察的讀者,讀起來應該會感到莫名的熟悉,因為這本書寫的就是臺灣的山以及山上的植物,凡是登山都會遇見以及置身其中的那些風景。但是請小心,當你看完這本書之後,或許會不小心被橫斷山的山水以及高山花園推坑,陷入另一種登山中毒的症狀。
不過最後還是要說:作者應該可以處理一下我們的稿件了吧?
江戶時代的動植物圖譜:從珍貴的500張工筆彩圖中欣賞日本近代博物世界
唸過生物相關科系的朋友們,想必都對點圖這件事又愛又恨吧!我自己也是如此,大學時代不管是普通植物學或是樹木學都有這類繪圖的課程安排,但我本身是相當不會畫這類線繪圖的人,所以當發現有人可以畫出惟妙惟肖的繪圖時,我除了佩服還是佩服。但研究上來說,紀錄這些形態還是有必要的,畢竟描述寫得再好,常常都不如一張繪圖或照片來得傳神。那我既然無法有效精進繪圖這事,於是我就朝拍照這部分努力,還好我的天賦點數在這方面似乎好上許多。
記錄生物的外觀形態一直是人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之一,在沒有攝影技術的時代,繪畫成了唯一的工具與途徑。江戶時代的日本人也不例外,這個時代的人們歷經了長久的戰亂,終於迎來了一個和平盛世,因此相較於過往,更有閒暇追求精神與物質上的滿足,因此在繪畫上,人們得以追求技法的精進。本書作者狩野博幸便從這個時代流傳下來的許多圖譜中,選擇了五百張非常精美的工筆畫,讓我們一窺江戶時代對於各種生物描繪的技法呈現與美感。
作者從狩野派與其長久流傳的寫生傳統說起,闡述這個流派如何影響後世的寫生傳統,然後從植物、鳥類、獸類、蟲類及魚貝類圖譜等依序介紹,每冊圖譜並附有作者簡介及成書年代。對於想要知道這些圖譜的由來的讀者相當方便,而且這些文字相當精要,因此不至於過於長篇大論而令人感到枯燥。而每張繪圖亦標示出所繪為何物,可以讓我們從現代的角度了解當時的人們所謂的「真實」是何種樣貌,另一方面,從這些圖譜也得以知道當時園藝或寵物賞玩的流行。若對上述內容都不感興趣,那麼光是細細的查看這些繪圖,就夠令人感到舒心的了。而出版社與印刷廠在印刷品質的堅持,忠實的呈現與還原這些繪畫的細節,都讓人能夠更投入在這本書帶來的欣賞體驗中。
我真的非常訝異台灣還有出版社願意出版這種製作起來費工,但其實可能讀者很少的書,因此我拿到書之後就立刻決定寫稿推薦,希望各位到書店去的時候可以多翻翻這本相當有古典美的繪本集。
本文最初於2020.5.6刊登於同名專頁
通往世界的植物-台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
「由何而來」是一個人類歷史上不斷出現的疑問,不管是對於自身或是周邊事物,我們都有一種想要探討起源的衝動,探討這些事物在經歷了時間與空間的變化後,如何由最初的樣貌逐漸演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狀態。
在生物界的各種研究領域中,便有一個探討這類議題的專門,稱之為生物地理學 (biogeography)。生物地理學是一個專門研究生物的起源以及分布的學科,在過去,學者通常是根據化石、地質搭配現生的分布來探討特定種類在地球上的起源以及播遷歷史。但現在由於生物技術的演進,使得我們得以利用生物的遺傳訊息更深入的研究這些議題。
本書作者即為對生物地理學相當有興趣且熟稔的學者,他在這本書上,想要試圖回答一個問題,也就是「台灣高山植物的多樣性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經常聽到台灣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但卻鮮少有專門的書籍告訴我們到底這樣的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過去我們的教科書對於台灣高山植物的來源通常僅有簡單的說明主要是跟喜馬拉雅地區有相當的關聯,起源於末次冰期遺留下來的種類。但若我們想想,台灣的位置位於東亞島弧的中央,北有日本、南有菲律賓,這樣的地理位置,難道高山植物的來源就這麼單一嗎?當然不是,而是充滿了各種時空上的巧合,才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貌。
作者試圖將台灣高山植物的來源做大致上的分類,並且輔以各類相關的研究,說明這些植物是如何來到台灣並定居於此。從以上的介紹看來,或許會讓人以為是一本艱澀的科普書,但其實文字相當流暢,故事性也相當充足,比起許多翻譯腔濃厚 (還可能誤譯) 的外國科普書,這本由台灣人寫的文字就相對親近得多。不管你是對植物有興趣,或是對台灣本身的歷史有興趣,都非常推薦你來看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往後走到台灣的任何一座高山的時候,都可以感受到那種橫貫時空的連結。
本文最初於2020.4.5刊登於同名專頁
以前的學生是用藝術品上課?19-20世紀植物圖鑑
對於現代的各種植物學課程來說,上課不可少的就是各種照片和示意圖了,這些用於輔助說明的圖可以很好的呈現植物的各部位特徵,不管是植物的各種細胞、組織,或是各器官的外觀形態等,都相當方便說明與講解。尤其現在顯微攝影技術的進步,很多組織甚至是細胞層級的結構,都可以直接使用照片說明,更貼近植物的真實樣貌。不過你是否想過,過去沒有這些設備的教學現場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根據19-20世紀植物圖鑑這本書的內容,答案或許比想像的要更浪漫一點-用一張張精美程度堪比藝術品的手繪掛畫來上課。過去我們接觸到的線繪圖多半為了呈現植物的外觀形態繪製,所以重點在呈現該種植物外觀的還原度與精緻性,以便後人的研究與正確鑑定。但掛畫卻是以教學目的畫出來的,所以除了還原真實樣貌外,更多的是提供比較的功能。掛畫呈現的內容包羅萬象,從植物巨觀的形態比較,到微觀的雙重受精,無一不包。
本書內容是作者對植物學掛畫的研究成果,編排方式根據植物的科別名稱排序,包括從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至葡萄科 (Vitaceae) 間的十幾個科。作者認為這本書除了讓讀者欣賞掛畫的藝術性外,也可以作為植物分類的入門書籍,因此每個科有簡單的外觀形態、重要的經濟作物與物種數等基本資訊的提供。這樣的編排方式,即使是對該科不熟悉的讀者,也可以藉由這些資訊的輔助,更容易欣賞掛畫的內容。每幅掛畫旁附有基本資訊與詳細的解說其用途,讓讀者可以更身歷其境的理解這些掛畫的使用情境,足見本書作者的用心,也符合這些掛畫教育性的目的,讓本書不只是一本掛畫圖鑑而已。同時本書採用較大的版面印刷,可以有效的呈現掛畫的細節,應該可以滿足細節控的讀者。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們能夠想像百年前植物學的課堂風景,也讓我們看到植物手繪圖遠超想像的功能性。熟悉植物的人,可以仔細的品味這些掛畫帶來的學術趣味,對植物不熟悉的人,除了欣賞這些掛畫本身的美感與藝術性外,也可以藉由這200多幅的掛畫,認識這些不同科別的植物。
註:本書第二章中將棕櫚科的華盛頓椰子 (Washingtonia filifera) 誤植為繖形科植物,原因在於繖形科也有個叫Washingtonia的屬,但由於比棕櫚科的Washingtonia晚發表,所以不具優先權。目前繖形科的這個屬已被併入臭根屬 (Osmorhiza)。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737?sloc=main
讀冊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40965.html
城邦 https://www.cite.com.tw/book?id=89124
不只是書目,更是植物學者的傳記—Taxonomic Literature
身為植物分類學者,重點工作之一是找尋模式標本,但模式標本不是說找就找得到的東西,加上古早時代的學者,研究過的標本常常四散在許多標本館中,當年又不流行詳細記錄這類資訊。如果要找模式標本,常要先了解這位學者的生平,採集研究的歷程,來推測可能的館藏地點。除非是大師等級的人物,否則這些資訊就會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期刊與書籍當中,找起來並不比標本容易多少。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今天介紹的這套書,可以幫你在這樣的迷霧之中,指引一盞明燈。
Taxonomic Literature?
這次要介紹的文獻就是《Taxonomic Literature, a selective guide to botanical publications and collections with dates, commentaries, and types》,顧名思義,就是一套處理植物學者、著作與其的標本館藏的文獻。這套書主要是由兩位植物學者Frans Stafleu和Richard S. Cowan編輯,他們收集當時世界上已知的植物學者資訊,整理其著作、標本、傳記、文獻等資料,匯整成為這套書,可以說是植物學者的百科全書。這套書第一版的成書時間為1967年,該版本已難見到,目前能找到的版本多為1976年再版的第二版,至1988年為止,共出版7卷。另外這套書還有增補的部分,這部分從1992年出版增補第一卷開始,至2009年共出版了8卷增補。
這套書收錄的學者從1753至1940年,發表過3個以上屬名的研究者為主。為什麼說「為主」呢?因為作者表示仍有一些囿於資訊難以收集,所以仍有遺漏的條目,加上這套書的副標題為「selective guide」,所以自然在收錄條目上也多少有作者的主觀意見在內。收錄的條目也不限於顯花植物學者,亦包括隱花植物和古植物學者 (註1),收錄的範圍相當廣大。
這套書的條目是根據作者的姓的拼音順序來排序,每個條目的資訊如下:
1. 作者的生卒年、國籍與職業,有時還有簡介。
2. 引用為學名作者時的標準縮寫格式。
3. 標本的館藏地點,包括模式標本和其他材料,如果作者某著作內的標本收錄在不同的標本館內,也會另外列出。
4. 傳記或與作者相關的他人著作。
5. eponomy:這部分比較特別,是以作者為名的學名或著作。例如以工藤佑舜 (Yushun Kudo) 為名的Kudoacanthus (銀脈爵床屬),以及期刊KUDOA。
6. 重要著作的列表,這部分非常詳細,包括文獻名稱、出版年、卷數、縮寫。另外還有書的細節,包括頁數、圖版數、館藏地點等,圖版甚至還有圖版作者等資訊。最後 (如果有的話) 還會附上與該著作相關的文獻。
從這樣的編排方式可以看出,這套書不僅提供書目資訊而已,還深入的敘述了這些著作的格式與內容,可以看出作者企圖讓讀者在無法取得這些文獻的時候,使讀者盡可能地得知這些文獻的內容。而這樣的編排方式,也能讓讀者快速的認識每位學者,包括其生平以及著作。以上資訊個人認為最難收集的除了典藏標本的資訊外,就屬各種在期刊中的文章了。這些文章通常散落在不同期刊中,要一一的把這些資訊找出來,需要對相關期刊非常熟悉且長期耕耘的專業人士,才有辦法辦到。
雖然在前言裡,作者詳細描述了這套書的方法論,我們可以從而得知,作者如何採集並整理這些龐大的資訊。這些工作即使是在現代,仍然是難以想像的工作量,更何況是那個各種數位典藏並不豐富的年代,作者是拜訪過多少圖書館與標本館,翻過多少文獻才完成這樣的著作。雖然成書時間已久,但直到現在,對於研究1753-1940年的植物學者資訊,仍然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Taxonomic Literature第二版的完整全文可在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線上資料庫取得,網址如下:https://www.biodiversitylibrary.org/bibliography/48631
註1: 現代植物分類學幾乎不使用顯花植物 (phanerogamy) 和隱花植物 (cryptogamy) 這兩個名詞,前者指的是現在所謂的裸子植物 (gymnosperm) 和被子植物 (angiosperm,而後者指的則包括其餘以孢子繁殖,傳統上被視為植物的類群,包括真菌 (fungi) 和藻類 (algae) 等。
Mabberley's Plant Book—一本好用的分類學字典
植物分類研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拜訪各地的標本館查閱標本,各式標本固然是重要目的之一,但對我來說,另一件有趣且值得探訪的事,就是翻閱標本館內提供給訪客的參考書。許多標本館的歷史的歷史都相當悠久,所以館藏的各種文獻中也不乏一些珍稀的文本。我和今天要介紹的書,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碰面的。
現在各種線上資源的豐富性,使得在取得各類群的相關資訊變成相對容易的事,彷彿有了Google就可以隨時找到想要的資訊。不過有時用線上資料久了還是會想:有沒有一本像字典一樣,可以放在辦公桌上隨手翻閱就可以看到各類群的相關資訊的書呢?這次要介紹的Mabberley's Plant Book就是這樣方便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是?
還記得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就被它的驚人資訊量嚇到,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每個類群的屬/種的數量、主要形態特徵、分布和用途等,收錄的範圍包括種子植物、蕨類和石松類等。以殼斗科 (Fagaceae) 的條目來說,作者首先提及它隸屬於殼斗目 (Fagales),且不包括南方山毛櫸科 (Nothofagaceae),此為目前該科的分類地位與範圍。其次提及屬、種數量以及分布,緊接著是種藥的相關文獻以及形態特徵。在這裡,作者提供了相當詳盡的形態特徵敘述,同時為了縮減版面,各部位的專有名詞皆以縮寫代替,例如葉片leaves縮寫為lvs.。形態敘述之後,作者提供了亞科劃分方式以及其內各屬。最後再提及本科重要的經濟樹種以及主要的用途和俗名等。
本書科屬的劃分主要採用Kubitzki系統,再加上近年的分子研究成果,這使得本書的內容具有相當的可信度,也被許多研究報告引用。本書的編排方式就和字典一樣,是根據英文字母的順序來編排,而不是根據分類系統的順序來編排,這樣的好處是,即使對Kubitzki系統不熟悉,也可以輕鬆的找到目標類群。這個編排還有個有趣的巧思,就是學名長得很像或是後出同名的名稱會被放在一起,例如Dillenia和Dillandia、或是Digitaria、Digitariella、Digitariopsis和Digitalis,完整的呈現分類學家取名上的巧合和惡趣味XD
本書作者David J. Mabberley具有深厚的植物學研究背景,他是牛津大學Wadham學院的退休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系統植物學和栽培植物的相關研究等,主要關注的類群包括唇形科 (Labiatae)、楝科 (Meliaceae) 和芸香科 (Rutaceae) 等。除了科學家的背景以外,他同時也是一個作家,寫過的書相當多,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這次介紹的這本Mabberley's Plant Book。本書的第三版出版於2008年,隔年即獲得國際植物分類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axonomy, IAPT) 頒發恩格勒銀質獎章 (Engler Medal in Silver) 的肯定 (台灣植物誌第二版也得過),可見這本書的內容與其份量。
總之,這是一本很有用的字典,作者在最小的版面裡呈現世界維管束植物的廣大世界,作爲工具書查閱的用途之外,閒來沒事拿來翻翻也可以增進對世界上各種植物的認識。
簡誌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套書呢?
這裡是分類沙丘,在野外走跳的同好,遇到需要鑑定植物的場合,應該多少都翻過簡誌,應該很多人的書櫃裡應該都有一套。但這套書的成書時間,距今已有二十年以上,雖然許多書中資料已經隨著時間生心,但至今仍有許多使用者愛用。到底這套書有什麼魅力,可以讓許多使用者如此愛用,這次就來談談這套書吧!
簡誌的特色
簡誌的全名是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這套書一共有6本,成書年代自1998至2002年間。基本上,這套書即為簡化後的第二版臺灣植物誌 (Flora of Taiwan 2nd edition),所以大部分的內容皆與其相似,但由於本書的對象為非專業的愛好者,所以作了一些改變,例如整體內容由英文改寫為中文、各種類的敘述也簡化許多,通常僅列出重點的特徵、學名不附出處及異名等,讓整體的版面簡潔卻也不失實用性,因此在同好間廣為流傳。特別是本書為首次中文的相關書籍中涵蓋所有維管束植物者,所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再者,在簡誌問世之前,臺灣的圖鑑多半僅收錄部分的種類,且通常僅有比較容易辨識或引人注意的種類,某些類群 (例如大部分的冬青科、灰木科、禾本目) 被收錄的種類少之又少。而且2000年前後,正是臺灣野外活動蓬勃發展的年代,人們對於全面性的書籍的需求激增,正好符合這群人的需求。此外,誠如前述,這套書主要是根據當時甫出版的臺灣植物誌簡化而來,而前者的編寫者為多位當代研究各類群的重要學者,是當時的第一手資料。
當然,簡誌也並非全然沒有缺點,雖然特徵僅提及重點,但仍然是使用專業術語來描述以及檢索各種類,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入門的門檻有點高,雖然第二卷的卷末有附特徵術語的解說,但要從中理解並且能各活用,還是需要相當大的學習成本。第二,和圖鑑不同的是,這是一套以文字為主的書,所以讓習慣「圖像式學習」的讀者,要花好一段時間習慣這樣的使用方式。儘管如此,由於前述的各項優點,這套書仍然被愛好者推崇,並且廣為流傳。
簡誌的未來
直到現在,簡誌的影響力仍然持續著,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為本套書全面電子化且提供下載,另一方面是TaiBIF的物種描述是來自簡誌,所以在搜尋的時候經常連到TaiBIF的介紹,無意間也擴大了知名度,所以即使簡誌出版已經至少15年,仍有許多使用者的原因就不難想像。
但簡誌雖然好用,但仍然不敵時間的洪流,在這20年間,臺灣又發表了很多新種、新紀錄和新馴化類群,但因為簡誌多年來並未改版,所以資料仍停在至少15年前的那段時間。使用時須自行補充中間這段時間發表的資料,否則會覺得簡誌東缺西缺,好像很不完整。不過在這對時間內,臺灣的圖鑑也從收錄部分種類,走向全部收錄的方向,更甚者,還出現了單一科別深入介紹的圖鑑。這麼看來,簡誌的階段性任務似乎已經結束,不過仍有許多使用者,期望簡誌可以再版更新,不過目前並未有相關的消息。
以上就是對簡誌的介紹,你也用過簡誌嗎?歡迎在下面的留言談談你使用簡誌的經歷,以及你對這套書的感想和回憶喔!
本文最初於2019.1.1發表於同名專頁
[書介] 臺灣豆科植物圖鑑
豆科植物(Leguminosae=Fabaceae) 可能是人類首次馴化的植物種類之一,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很多文化裡都可以看到豆科植物緊密鑲嵌其中的痕跡,直至今日,這類植物仍然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世界各地的許多文化,都可以找到豆類鑲嵌纏繞其中的痕跡,不管是吃的,或者是以豆類作為各種譬喻的形象,總之,豆類與人類的文明密不可分。
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豆科植物的種類繁多,是被子植物的第三大科,共有約766屬、19580種植物,廣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從雨林到沙漠、海邊到4000公尺的高山上,都有各種豆科植物生活其中。如此高的多樣性,加上極端且豐富的形態變化,也使得豆科植物成為分類學家眼中相當頭痛的一群植物。台灣的狀況當然也不例外,根據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的統計,台灣的原生與馴化豆科植物共有60屬、約170種,再加上人為引進的眾多栽培的種類,使得台灣現有的豆科植物總數來到198屬、695種之譜,很多種類只要沒有花果,僅憑葉片要成功鑑定,實在是難上加難。
所以這本圖鑑的問世,讓這些平常只能放棄鑑定的植物,產生了一線曙光。這本圖鑑非常完整的收錄了目前台灣可見的所有豆科植物,種類之多,應該是目前單科植物圖鑑之冠。書中除了原生和馴化的種類之外,更囊括許多僅有相當少量流通難以見到的種類,這些應該都是作者們在各地明查暗訪之下,動用各種關係搜羅而來的珍貴資料。除此之外,還要正確的鑑定出它們的名稱,並且設法拍攝到具有花果的照片,提供詳細的形態描述以及用途說明,整體難度之高,難以想像。所以本書不只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作者投注心力,耗時數年完成的台灣豆科專論。
圖鑑是一種製作上難度高、期程長、成本高的書籍,對於作者和出版社而言皆是相當高的挑戰,也因此,這樣一本圖鑑的出版,實在值得我們的支持。在紙本書出版如此艱難的現在,很多書在初版一刷賣完之後就絕版的狀況比比皆是,所以趁早入手,才是讓這本圖鑑可以持續更新出版的方式。不管是對植物有興趣的愛好者或是專業的研究人士,這本書都絕對值得收藏及作為研究的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