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學議題是什麼?那可以吃嗎?
好的,我們終於又寫稿了,這陣子實在是想不到什麼有趣的議題來寫成稿件,想寫的議題感覺又過於艱澀,但有鑒於這個粉專一直以來都是走一個相當hard core (假裝親民) 的路線,所以就還是來一點硬硬的內容吧!
回顧以往寫的文章,我發現從來沒談論過分類學議題是什麼?還記得很久很久以前的開版文章,說到分類學的工作包括鑑定 (identification)、命名 (nomenclature)、歸類 (classification) 及敘述 (description) 嗎?簡單來說,只要是問的科學問題指涉到以上四個工作的其中之一者,都算是分類學議題。所以近似種的辨別算是分類問題 (鑑定問題)、討論某種植物的學名是否有需要轉移是分類議題 (命名問題)、討論某個屬的範圍是否需要重新界定是分類議題 (歸類問題)、某個類群在文獻中紀錄的花部形態有誤 (敘述問題),這些議題都算是分類學議題。
不過就像在討論科學問題的時候常問的那個問題,在此也一樣適用,也就是:什麼樣的問題算是一個好的分類議題?答案其實也和好的科學問題一樣,需要有明確的問題內涵,而不是一個發散的問題結構。在此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百合科 (Liliaceae) 現在還有到底變成什麼樣子?」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不知道問題所要問的目的是什麼 (雖然分類學者好像都很有默契的知道要回答APG系統的相關內容)?但如果換個方式來問,這問題大概就會比較明確:「百合科 (Liliaceae) 在APG系統中的範圍到底變成什麼樣子?」雖然APG系統有好幾個版本,但至少可以就APG系統裡百合科範圍的演變回答,問題變得具體許多。
除此之外,分類議題的內涵還可以繼續延伸到比較操作面的部分,這個就留待下次再談囉~
本文最初於2019.7.21刊登於同名專頁
分類學家是怎麼長大的呢~
有鑒於先前的主題都有點過於艱澀,這次來討論一個可能 (?) 比較輕鬆有趣的話題吧~究竟一個分類學家是怎麼從初心者慢慢長成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學者呢?
還記得以前我們說過分類學的幾個工作嗎?其中鑑定 (identification) 大概是許多人踏入分類學世界的源頭,契機大概都是被植物電到,然後突然發現身邊有好多不認識的植物,就這樣一頭栽進去認識植物的活動中,然後有事沒事就會開始關注各式各樣的植物,有很多人就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愉快的進行到處看看的休閒活動。不過俗話說得好,賞鳥跟做鳥的研究是兩回事,只是到處鑑賞植物當然是不能稱為做研究的。
到處看植物看多了,難免會遇到一些長得怪怪的東西,在圖鑑查不到、問人問不到答案的情況下,有些人就因而學會看原文文獻的能力了。而看原文文獻的過程中,多少會碰到有關命名、描述和歸類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答,還真的只能來自專業的研究者,因此很多人就因而認識了不少分類學者,相對的,這些喜歡到處看看的人也常常提供研究人員需要的材料,所以也算是互惠吧~
當然,有些人因此就選擇進入相關的研究所就讀,在這幾年的時間裡,漸漸了解分類學的其他工作,除了學習分類學的基礎理論外,也學到很多相關的技能,例如採集標本、操作電子顯微鏡、壓染色體、解剖學等,有些人因為被這些技術打開的世界更有興趣,所以就往不同的方向鑽研過去了,類似一種第二專長的概念吧!
不過跟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即使是熟悉分類學的理論和研究技術,就能夠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分類學家嗎?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很多的分類議題都存在於野外,野外經驗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對研究議題的發想與看法,因此野外是分類學家的戰場,這句話是一點不錯。
我曾經問過我的指導老師,說要像某某人一樣對很多議題都能提出一些見解,也很會認植物的程度要多久。他回答我說:十年大概就夠了吧!十年後的我,只覺得自己才剛離開新手村,冒險正要開始呢!
本文最初於208.7.4發表於同名專頁
鑑定錯誤是常見的事,但發生在特定的文獻就不怎麼討喜了
對於一個分類學者來說,鑑定植物是很常進行的工作,在這麼龐大的鑑定中,發生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事,但多數的鑑定錯誤都無傷大雅,例如標本館中很常見的訂正標籤,就是用來訂正這類錯誤用的。但有的時候鑑定錯誤就茲事體大了,例如在專論或訂正性的報告中的鑑定錯誤,可能會使後人一直指鹿為馬,使用不正確的學名。因此這些錯誤,就有被指出的必要,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值得注意的是,Hayata並非學名的命名者,他只是用了這個學名而已,真正的學名命名者是Steudel。而這串文字經常與異名一起至於學名之下,但這絕對不是同物異名,需要特別注意。
本文於2018.5.22發表於同名專頁
給新手的拍照指南
隨著生態旅遊的盛行,越來越多人在野外活動時,利用拍照的方式來記錄觀察到的各種植物。時日一久,總會遇到不認識的種類,這種情況下,利用拍照的方式紀錄各項特徵,回家翻圖鑑或貼到各類社團問人求名。但是有些照片常被網友評論為「這張沒有拍到重點,很難鑑定」「下次再遇到可以拍XX部位」「這樣的話只能鑑定到屬」。這些評論多半讓人感到灰心或憤怒,到底這些網友是故意刁難?還是這些照片真的難以鑑定呢?如果網友的評論是中肯的,那麼什麼樣的照片才容易提高鑑定成功的機率呢?
鑑定成功的拍照方式
這個主題之前在鑑定的那篇文章中提及,但僅有簡短地提及要點,所以這篇另外寫一篇獨立的文章詳細敘述到底該怎麼拍。首先來盤點一下需要紀錄的資訊有哪些:棲地、全株、枝條、葉片、花序、花、果以及其他構造等,下面就一一敘述該怎麼拍這些照片。
1. 棲地:這個通常是最容易漏掉的照片,很多人看到植物覺得興奮,於是就拍了很多植株的照片,但其實棲地的照片可以傳達很多訊息,例如環境是開闊的林緣還是鬱閉的林下、伴生植物種類、生長方式、植株大小等。一張理想的棲地照片,該種植物並不需要佔據大部分的空間,反而應該把空間讓給週遭的環境,植物本體的大小只要能夠辨識就好,如果植物體太小,甚至事後加工標記出來也可以。總之,這張這片要傳達的重點是植物生存的環境。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照片對過於珍稀的種類有時會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按圖索驥找到盜採的目標,對於這類物種,盡量不要在照片裡拍到太多「地標」,例如電線竿、房子、步道、道路等人工建物。
2. 全株:全株就是以植物為主體來拍攝,目標是讓人知道這種植物是喬木、灌木、草本,還有它們的生長型式。因此重點是盡量讓目標植物成為照片中容易判斷的主要目標,如果同時有其他植物長在一起,那麼可以適當的撥開,進而使你的目標成為照片中第一眼可以看到的目標。
3. 枝條:這部分通常是針對木本或是較高大的草本植物而言,這張照片的功能是拍攝一段枝條,展現葉片和花序等部位在枝條上的生長方式,所以拍攝的時候,要挑選一段相對完整的枝條,然後調整角度,使拍攝角度正對枝條,並且沒有其他枝條的干擾,讓上述的特徵可以清楚的在照片中展現。這裡的訣竅是,盡量不要拍攝過長的枝條,這樣反而會讓上述特徵不容易展現。以青剛櫟 (Quercus glauca) 為例,大概30公分左右的枝條是相當理想的目標。
4. 葉片:接下來進入植物的細部構造,葉片是其中之一。葉片的重點在於拍攝單一一片葉片的正面以及背面,進而展現葉片的特徵。這張照片拍起來相對簡單,葉片是平面的,所以只要找一片完整的葉子,連同葉柄正面拍一張、背面也拍一張,然後再看看葉片有沒有其他構造 (例如毛、腺體、照片裡不容易看到的鋸齒或葉脈等),必要再加拍這類構造的特寫,通常就可以完成拍攝。值得注意的是,葉片在植物體上常因為生長的部位而有尺寸或形狀上的變異,所以有時間的話,盡量把這些都拍下來也會很有幫助。
4. 花序:花序的拍攝重點有點像上面的枝條,主要展現的是花序上花的排列方式,這個部分如果在枝條的照片中已經可以清楚的辨識,那麼在這裡就可以省略。花序拍攝上通常採取側面的拍攝角度,這個角度通常可以清楚地看到花序上每朵花的著生方式。
5. 花:這通常是不會被漏掉的重點,因為花通常長得最顯眼,所以初學者通常會拼命的拍攝一大堆花的照片,但是這也是最容易遭到無情批評的照片,為何?因為花的細節很多,容易漏掉啊,而且每個類群都有自己的重點,有的要看花萼、有的要看花瓣、有的又要看子房,對初學者來說真的很容易產生「阿不然到底是想怎樣」的挫敗心情。作為一個初學者當然不可能用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來拍照,可以做到這點的話,應該也不會是初學者了。所以這邊的建議就是:全部都拍。所以拍攝的重點是先拍花的正面和花的側面兩個角度,這樣至少可以先大致上把一朵花的主要構造都拍攝清楚。然後是觀察花的萼片附近有沒有苞片這類的構造,有的話再拍,接下來是花的內部構造,雌雄蕊自然是少不了的重點,所幸這兩個通常長在一起,所以一起拍就可以了。
6. 果實:果實的拍攝上相較於花來說單純許多,因為多數的果實外觀都不太複雜,需要注意的重點反而是判斷拍到的果實成熟與否,可以的話,請盡量拍攝成熟的果實。
7. 其他構造:植物體有許多構造都可以協助判斷,例如葉柄的溝、枝條上的皮孔或腺體、樹皮的剝落方式等,都是很好的輔助特徵,但這些特徵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難以兼顧,所以先以上述的重點來拍攝吧!
蕨類植物的拍攝方式略有不同,雖然沒有花、果等器官,但由於蕨類絕大多數的鑑定特徵都在葉片上,所以除了生態、全株外,葉片的生長方式 (叢生與否),羽片、羽軸、孢子囊堆、鱗片等都是需要注意拍攝的構造。
說了這麼多,另一個重點是請在拍完每一個構造的時候,檢查一下照片是不是有正確的對焦,想要拍的重點有沒有清楚地展現在照片裡,不要辛苦的拍了很多照片,才發現沒對到焦做白工,特別是植物體很小或是風大的狀況下,這種狀況非常容易發生。現在的影像處理技術,針對過暗和過亮的照片通常可以挽救到一定程度,但失焦的照片就是沒有救,請不要因為偷懶讓辛苦記錄下來的影像化為烏有。
此外,拍照技術是需要練習的,上面說的這些指南,只是針對照片內容,但拍照技術需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現在的拍攝器材幾乎是唾手可得,平時就可以利用公園裡的植栽或盆栽練習拍攝,順便鍛鍊觀察的敏銳度。
最後,希望上述的重點可以讓大家在野外活動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地紀錄各種植物,並且享受拍照過程中帶來的樂趣~
簡誌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套書呢?
這裡是分類沙丘,在野外走跳的同好,遇到需要鑑定植物的場合,應該多少都翻過簡誌,應該很多人的書櫃裡應該都有一套。但這套書的成書時間,距今已有二十年以上,雖然許多書中資料已經隨著時間生心,但至今仍有許多使用者愛用。到底這套書有什麼魅力,可以讓許多使用者如此愛用,這次就來談談這套書吧!
簡誌的特色
簡誌的全名是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這套書一共有6本,成書年代自1998至2002年間。基本上,這套書即為簡化後的第二版臺灣植物誌 (Flora of Taiwan 2nd edition),所以大部分的內容皆與其相似,但由於本書的對象為非專業的愛好者,所以作了一些改變,例如整體內容由英文改寫為中文、各種類的敘述也簡化許多,通常僅列出重點的特徵、學名不附出處及異名等,讓整體的版面簡潔卻也不失實用性,因此在同好間廣為流傳。特別是本書為首次中文的相關書籍中涵蓋所有維管束植物者,所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再者,在簡誌問世之前,臺灣的圖鑑多半僅收錄部分的種類,且通常僅有比較容易辨識或引人注意的種類,某些類群 (例如大部分的冬青科、灰木科、禾本目) 被收錄的種類少之又少。而且2000年前後,正是臺灣野外活動蓬勃發展的年代,人們對於全面性的書籍的需求激增,正好符合這群人的需求。此外,誠如前述,這套書主要是根據當時甫出版的臺灣植物誌簡化而來,而前者的編寫者為多位當代研究各類群的重要學者,是當時的第一手資料。
當然,簡誌也並非全然沒有缺點,雖然特徵僅提及重點,但仍然是使用專業術語來描述以及檢索各種類,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入門的門檻有點高,雖然第二卷的卷末有附特徵術語的解說,但要從中理解並且能各活用,還是需要相當大的學習成本。第二,和圖鑑不同的是,這是一套以文字為主的書,所以讓習慣「圖像式學習」的讀者,要花好一段時間習慣這樣的使用方式。儘管如此,由於前述的各項優點,這套書仍然被愛好者推崇,並且廣為流傳。
簡誌的未來
直到現在,簡誌的影響力仍然持續著,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為本套書全面電子化且提供下載,另一方面是TaiBIF的物種描述是來自簡誌,所以在搜尋的時候經常連到TaiBIF的介紹,無意間也擴大了知名度,所以即使簡誌出版已經至少15年,仍有許多使用者的原因就不難想像。
但簡誌雖然好用,但仍然不敵時間的洪流,在這20年間,臺灣又發表了很多新種、新紀錄和新馴化類群,但因為簡誌多年來並未改版,所以資料仍停在至少15年前的那段時間。使用時須自行補充中間這段時間發表的資料,否則會覺得簡誌東缺西缺,好像很不完整。不過在這對時間內,臺灣的圖鑑也從收錄部分種類,走向全部收錄的方向,更甚者,還出現了單一科別深入介紹的圖鑑。這麼看來,簡誌的階段性任務似乎已經結束,不過仍有許多使用者,期望簡誌可以再版更新,不過目前並未有相關的消息。
以上就是對簡誌的介紹,你也用過簡誌嗎?歡迎在下面的留言談談你使用簡誌的經歷,以及你對這套書的感想和回憶喔!
本文最初於2019.1.1發表於同名專頁
到底是多大呢?圖鑑裡的數據是不是都騙人,怎麼都跟我看的不一樣
好的,我們又要再次把學名的身世擺一邊 (學名表示:),來談一談一個常會遇到的問題。常常在使用圖鑑的朋友,應該會發現要鑑定的時候,有些特徵怎麼就是對不上,特別是在一些定量的特徵上,例如葉長或葉寬,就是和圖鑑的敘述差一點點,那到底該不該算在他頭上?更要命的是,有些圖鑑可能還會將這類特徵列入檢索表中,但是跑出來的結果越看越不像,反而比較像檢索表上的另外一個種類?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通常的反應有兩種,一種是開始咒罵這個圖鑑真爛數據都不對等,另外一種是開始懷疑自己遇到的難道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珍寶,眼睛都亮了起來,人生因而有了光彩。
事實是?
但事實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這些數據常常會發生這種誤差呢?又應該如何來看待這樣的現象呢?首先,這些數據的產生,必然是有人實際量過得到的 (好像是廢話),不管怎麼量的,總之是有量過。但是一個人的時間跟精力畢竟有限,所以這些觀測值常是來自有限的植株或標本,這樣的情況下,確實很難涵蓋所有可能的變異,使量測值趨近於準確。或許在這裡會產生一個疑問,科學研究不是講求準確嗎?怎麼這些研究者如此草率地看待這些數據呢?
事實上,通常在一個物種剛被發現時,能夠取得的標本數量通常很少,而這些標本可能就是最初的數據來源,因此就容易造成和後來的觀察不一樣的狀況。另外,植物可能由於廣泛的分佈於各種生長環境的緣故,造成形態變異較大的狀況,比較常見的例如葉片的大小或質地因為環境的日照與乾燥程度而有劇烈的變異,又或是花部器官因為花的發育過程中,環境的劇烈改變而造成發育不正常的現象,這些現象也常常是被觀察者認為特徵不符的因素。要記得我們觀察的對象是生物,生物是活的,本來就會不斷的產生新的變異,要精準的模式化數值資料本來就是幾乎不可能的,變異範圍也是活的,不是固定不變的。
如何看待?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圖鑑中的數據呢?其實說穿了也不難,不要過分的著重在這個特徵就是了。一般而言,圖鑑上列出的特徵通常不只一個,所以鑑定的時候,如果遇到這類特徵不甚符合的時候,可以同時比對其他特徵是否相符,如果只有某些數據不符,又不是圖鑑強調的重要鑑定依據的話,那麼應該可以大膽的假設就是該種植物,只是尺寸略有差異罷了。某些標本上,過大或過小的狀況,可能會被研究者視為離群值而不列入應用,但有些研究者認為,這些也是該種植物表現的特性,應該列入紀錄,但在表示上,可能用括號表示,例如3-5(-15) cm,表示一般狀況是3-5公分,偶有15公分的狀況出現。以上就是針對圖鑑中的數據資料的說明,說到底,如何避免被這些數據資料迷惑,還是只能靠多看多觀察,當觀察的數量多的時候,對於該種類的變異了然於心,理解變異的範圍,就能夠破除這層迷障囉~
本文原於2017.11.30發表於同名專頁
慢慢來比較快,鑑定的水磨工夫
又到星期天晚上了,依照慣例,我們要來談談分類學的工作。今天要來聊聊讓人又愛又恨的鑑定工作。
鑑定 (identification) 指的是把找到的植物材料,根據特徵 (通常是形態) 來判斷屬於哪個種類的過程。鑑定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很多東西的幫忙,例如相關的文獻資料、照片、標本,或是求助相關的專家等。為什麼說鑑定令人又愛又恨呢?鑑定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找到正確名稱的成就感,伴隨著一種暢快的感覺,確實讓人欲罷不能。當難度越高 (不論是植物本身很難鑑定、或是鑑定的材料本身很爛),這種感覺就跟著越強烈。而且常常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又會意外發現一些未曾注意的有趣植物,常常一搞起來就沒日沒夜、廢寢忘食。恨的是本來覺得好像很特別的植物,找到答案時發現只是一個很常見的種類;又或者難度突破天際,連縮小範圍的頭緒都沒有,這種時候的無力感也令人感到相當絕望。
如何訓練鑑定的能力
不過在分類學的工作中,要把鑑定工作做得好,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累積相關經驗,特別是野外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雖然有文獻可以幫忙,不過各種類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同一種植物可能因為生長的環境,而有不同的變異。這些變異可大可小,因此必須經常到野外觀察,累積觀察經驗了解各種植物的變異範圍,日後在鑑定的時候才能更得心應手。除此之外,在觀察的時候除了植物本身以外,所處的生長環境也盡可能的了解一下,可以更好的掌握在不同環境中植物的變異。
那麼,去哪裡觀察比較好呢?這裏的建議是不管哪裡都去,每個地方的環境不同,會孕育不同種類的植物,即使是大都市中的公園,也有可能有出乎意料的發現。例如過去被認為人為干擾嚴重的公墓,近幾年反而成為植物觀察者的熱門地點,許多原本認為植物種類並不豐富的地方,可能蘊藏著意想不到的寶藏。因此哪兒都去,除了豐富自己的經驗,並且還可以磨練眼睛的掃描能力。即使是去同樣的地方,不同的時間去可能發現不同的種類,也可以觀察同樣的物種的物候變化。如果要更好的增進鑑定的能力,除了到野外實際觀察外,拍照和製作標本是不可少的,這兩項對於鑑定來說,都能夠有更好的觀察成效。製作標本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可能比較困難,可以用拍照部分取代。現在手機的拍照功能日新月異之下,拍照的門檻大幅降低,而照片記錄的環境和植物特徵,都比文字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比較。
拍照的時候要拍什麼?
現在照相器材與技術門檻降低,用手機就可以輕易的拍出相當高品質的照片,但是要拍出一張可供鑑定的照片,仍有許多需要注意的要點。首先,很多人知道花是主要的鑑定特徵,所以常常只拍了花的照片,但有的時候光有花,還是沒什麼用。所以比較安全的拍法如下:植物的全株、帶花和葉片的枝條 (特別是植株高大的木本植物)、葉片的正面和背面、花序、花的正、側、背面 (可以清楚顯示花萼、花瓣、雌雄蕊等特徵)、果實、種子等,以上各個部位盡量都記錄下來,有的時候會缺少其中的幾個部位,這也不要緊,盡量把能夠記錄到的部位都記錄下來吧!自然攝影中心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拍照準則,在此提供參考。如果真的沒辦法記得這些事項,那麼記得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從大到小的盡量多拍一些照片,等到日子久了,自然也就知道拍照的訣竅了。除此之外,我們有的時候還會針對特定植物的重要特徵拍攝,例如蓼科的托葉鞘 (ocrea) 常常是鑑定的重要根據,所以在拍照的時候會特別拍攝這個特徵。照片的整理也是後續的工作之一,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更能夠有助於往後的鑑定工作,所以不光是拍照,整理也是很重要的呢!
熟悉基本的專有名詞
對初學者來說,植物分類學的形態專有名詞多如牛毛,光看就覺得頭痛。但只要鑑定的時間夠久,就會發現這些都是繞不開的,因為有的時候要精確的鑑定,就要透過熟悉這些專有名詞和文獻對話,才有可能正確的鑑定出來,所以熟悉一些基本的專有名詞,是相當重要的事。
鑑定這個工作真的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能夠快速的鑑定出來,靠得是長年累積的經驗,這些幕後工作都是一點一點的累積而成,需要很有耐心的投入,才會有好的成果,而這些都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知道阿!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7.3.12於同名專頁
分類學可以幹嘛?讓你不會吃到姑婆芋呀~
分類是什麼?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
藉由分類,知識體系得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