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田文藏與巒大山

臺灣原生近五千種的維管束植物之中,有不少種類的名稱都冠有地名,常見的地名如玉山、阿里山、烏來等,也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如水社、平遮那、八芝蘭等。在這麽多的地名之中,有個頻繁出現的地名就是「巒大山」,雖然以此地命名的植物不算多,但很多都是鼎鼎大名且常見的種類,例如巒大秋海棠、巒大越橘、巒大紫珠等。這個地名在植物愛好者的耳中當然是有名到不行,但我在上次的西巒大山之行後,就想說到底台灣有多少以巒大為名的植物呢?
根據線上的學名資料庫的結果,這些學名中有巒大之名的植物幾乎全發表自一人之手,即早田文藏 (Bunzo Hayata),這些種類的標本採集時間多半是在1908年,即早田氏至巒大山區採集的那趟旅程,這趟旅程的同行者包括森丑之助與稻村時衛 (可能還有草野俊助)。其中絕大多數的種類發表於1911年的Materials for a Flora of Formosa,包括下列種類:

1. Rubus randaiensis—Randaizan, U. Mori et B. Hayata, Aug. 1908 (no. 7001)
2. Callicarpa randaiensis—Randaizan, U. Mori, Aug. 1908 (no. 7023)
3. Dendrobium randaiense—Nanto: Randaizan, T. Kawakami et U. Mori, Juli. 1907.
4. Smilax randaiensis—Randaizan, B. Hayata et U. Mori, Aug. 1908 (no. 7016)
5. Hypericum randaiense—Randaizan, U. Mori et B. Hayata, Aug. 1908 (no. 7108)
6. Vaccinium randaiense—Randaizan, T. Kawakami et U. Mori, Aug. 1908 (no. 7004)
7. Quercus randaiensis—Tokunsha, as pedem montis Randai, S. Kusano, Feb. 1909
8. Swertia randaiensis—Randaizan, U. Mori et B. Hayata, Aug. 1908 (no. 7114)
9. Cinnamomum randaiense—in monte Randaizan, B. Hayata et U. Mori, Aug. 1908 (no. 7017)
10. Lindera randaiensis—Randaizan, S. Kusano, 1908
11. Maesa randaiensis—Randaizan, U. Mori et B. Hayata, Mart. 1908 (no. 8547)
12. Pyrus aucuparia var. randaiensis—Randaizan, U. Mori et B. Hayata, Aug. 1908 (no. 7027) 此即巒大花楸,由小泉源一 (G. Koidzumi) 於1913年轉移至花楸屬並提升為種,而為現在使用的學名Sorbus randaiensis
而早田氏又於1915、1917及1920年發表了
13. Sageretia randaiensis—Mt. Randaisan, B. Hayata et U. Mori, Aug. 1908 (no. 7008)
14. Rhododendron randaiense (不合法名)
15. Illicium randaiense—Randaisan, Manapan, B. Hayata et U. Mori, Aug. 1908
等三種植物,此後,再以巒大為名的植物僅有佐佐木舜一發表的
16. Begonia randaiensis Sasaki (1928)—based on B. ferruginea Hayata (這是B. ferruginea L.的後出同名)。Randaizan, U. Mori et. B. Hayata, Aug. 1908 (no. 7128)(其實應該還是算在早田氏的身上,佐佐木氏是將這個種類以合法的學名發表)
和正宗嚴敬發表的
17. Hugeria randaiensis Masam. (1932)(沒有查到引證的標本)

順帶一提,有名的巒大杉Cunninghamia konishii Hayata根據早田氏在1908年採集的標本發表,而是小西成章在前一年的五月在巒大山區採集,由早田氏發表的新種。但早田氏在1908年到巒大山區有沒有看到這個種類呢?當然有,他在發表時附的照片就是在這個時候拍到的。
而除了這些冠上巒大山為名的植物之外,早田氏在1908年的這趟其實還採集到很多各種類的植物,這裡就不一一羅列,有興趣的話可以搜尋一下臺灣植物圖譜或是早田氏的其他著作,應該會有很多發現。

本文有關早田氏的採集行程參閱早田文藏 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一書 (吳永華,2016)。

本文最初於2021.3.15刊登於同名專頁


你掉的是有毒的番石榴還是沒有毒的番石榴?

1999年在托巴哥的一個度假勝地,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案件。當事人在一個美麗的早晨,享受著這裡如田園般的風景、潔白的沙灘、優美的棕櫚樹、湛藍的海水,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感到身心舒暢。在海灘上散步了一陣子之後,有個引人好奇的東西映入眼簾—那是一個有著柑橘般大小、形似蘋果的綠色果實。當時這個果實就混雜在海灘上的棕櫚和其他植物的落葉堆裡,當事者好奇的撿起來咬了一口,發現充滿令人愉悅的甜味,所以也慫恿了朋友一起吃了一口。很快的他們就發現有點不對勁,幾分鐘後他們的口中嚐到一絲詭異的胡椒味,緊接而來的是喉嚨感到燒灼和撕裂感,這些症狀逐漸惡化,在接下來的數小時內,難以忍受的疼痛和喉部被巨大腫塊阻塞的感覺折磨著當事人以及他的朋友。這樣的症狀直到8個小時後才逐漸消退,但喉部的淋巴結仍有些許症狀殘留。

毒番石榴誘人的果實,但千萬不能上當!credit: Babette Köhler

植物的毒性一直以來都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人類從很早之前就懂得利用這些毒物來狩獵或是擊退敵人,不過也有像上面的案例一樣,比較倒霉的受害者存在。這個案例裡,被吃掉的果實是毒番石榴 (Hippomane mancinella),為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植物,廣泛地分布於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鄰近地區,通常生長於海邊與紅樹林混生、或生長在沙灘上。毒番石榴通常是灌木至小喬木,單葉,葉柄先端具有一無柄的腺體,全株具有乳白色的乳汁,這些乳汁富含佛波酯 (Phorbol),為其主要有毒成分之一,這種成分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性,接觸皮膚會引起強烈的過敏反應。不過乳汁有毒的植物比比皆是,毒番石榴又有何奇特之處呢?

毒番石榴為灌木至小喬木,多生長於加勒比海地區的海邊。credit: Don Johnston

毒番石榴全株有毒,特別是乳汁中含有多種有毒成分。credit: threeagoutdoors

毒番石榴的可怕之處在於這些有毒物質不只是在植物體內,也會分泌到植物體的表面,所以只要接觸到就可能引發過敏反應,下雨的時候也不能站在樹下躲雨,因為雨水中會帶有這些有毒的成分,被這種雨水滴到也會引發過敏反應。1910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鐵路工人,在颶風侵襲下為了不被颶風吹走,將自己和一棵毒番石榴綁在一起,當時混雜了乳汁的雨水滲入他的傷口,讓他後續還被折磨了好幾個月。而這些有毒的成分遇到高溫也不會分解,所以這種樹枯落的樹枝和樹葉不能當作柴火使用。

許多地區需要在毒番石榴樹上掛上警語,以避免人誤觸。credit: Ari Rice

不過這種樹真的一無是處嗎?對人類來說或許是如此,雖然這種樹木的木材紋路還算是優美,具有胡桃木一般的的紋路,可以加工為家具使用,不過採集和加工的難度讓人卻步 (加上人們應該不想在家裡擺這種危險的家具)。不過2020年的一個研究顯示,有種果蠅 (Anastrepha acris) 的幼蟲以毒番石榴的果實為食,並且可以代謝其有毒物質,順利的長為成蟲。某些鳥也會在樹上築巢,藉以躲避家貓的捕獵。而在海岸地區,茂密生長的毒番石榴也形成良好的防風林,避免沙灘受到侵蝕。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大概就是毒番石榴的寫照吧!

坐在毒番石榴樹下的人們,位於委內瑞拉 https://goo.gl/maps/2UMGdFSgxZ7i3tHS6

參考文獻

Aluja, M. et al. 2020.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nophagous Tephritid Fly Anastrepha acris and its Highly Toxic Host Hippomane mancinella (Euphorbiaceae).

Strickland, N.H. 2000. Eating a manchineel “beach apple”.

Britannia: manchineel


green bamboo on buckets

不是那個萬年青的萬年青

從古至今,人們總愛用植物裝飾生活空間,不管是插花或是盆栽,再到庭園乃至公園的花草樹木,大概都屬於這類用途。這樣還遠遠不夠,人們偏偏還要把植物取一些感覺有正面意象的名稱,但是植物百百種,有正面意象的字詞也就那些,所以難免會撞名,因此很多植物的俗名中有梅蘭竹菊松柏,壽松、君子蘭、百子蓮、文竹、風雨蘭已經不稀奇,像松紅梅這種一次出現兩個的大有所在。不過其中最浮濫的大概就是萬年青了,不信去google一下,看看這個名字可以找到多少種植物。

百子蓮的花序有大量紫色的花,應該也是其名稱由來

眾多名為萬年青的植物裡,偏偏有個最冷門的,卻是臺灣的原生植物,那就是渡邊氏萬年青。渡邊氏萬年青 (Rohdea watanabei) 是早田文藏根據渡邊龜作 (Watanabe K.) 於新竹鵝公髻山採得標本,發表於1915年出版的臺灣植物圖譜第五卷。發表後,這個種類的學名歷經更迭,在屬的位階曾被轉移到外觀近似的CampylandraTupistra,種的位階上更曾被認為與產在日本的日本萬年青 (R. japonica) 同種。不過根據日籍學者田中教之對本屬植物的研究,認為本種與產在中國的萬年青 (R. chinensis) 的形態接近,應該視為同種處理。但是R. chinensis這個學名在法規上的優先權低於R. fargesii,因此目前這個類群正確的名稱為R. fargesii

萬年青屬於中大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狹長略帶肉質的葉片叢生於粗壯的根莖先端,整體造型相當特別。開花時,黃綠色的花序自植株中央抽出,著生數十朵黃綠色的花,花朵會散發濃烈腐爛水果的氣味,可能是吸引授粉者的手段之一。此外,花朵隨著開放時間的拉長,在凋謝之前會逐漸轉變為橘紅色。子房在授粉之後,會生長為橘紅色的漿果。在臺灣,萬年青主要分布於中北部的中海拔山區,經常生長於相當陰暗的森林下層,加上暗綠色的葉片,使得本種呈現難以發現、非常低調的狀態。

萬年青生長於森林下層陰暗的環境中,具有叢生、修長的深綠色葉片

萬年青的黃綠色花序由植株中央抽出,著生大量無柄的黃綠色花,開花時散發濃烈的腐爛水果氣味

而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萬年青又是什麼呢?其實那是一種產於非洲的龍血樹屬 (Dracaena) 植物—D. sanderniana。這個種類原生於非洲中部,包括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和安哥拉等地區。從inaturalist上的少數觀察記錄可知,這種植物也生長於森林底層相當陰暗的環境,因此也不難想像為什麼可以栽培在室內這種光照極為不足的環境中。也因為這樣,在臺灣很難看到它開花,除了光照不足的原因外,許多栽培方式都以純水耕的方式進行,容易造成營養不足,所以很難開花。偶而可以看到栽培於室外的盆栽,這種栽培方式較容易開花。此外,由於本種被賦予的正面形象,有人將本種作為祭祀時使用的植物之一,甚至用在野外祭祀使用。筆者就曾經在蘭嶼大天池的池畔見過本種被栽培在池邊,雖然本種在臺灣的開花結果紀錄尚少,但本種容易由莖節生根無性繁殖,因此仍然不宜在野外栽培,以免成為另一個潛在的入侵種。

由於栽培方式的緣故,萬年青在臺灣開花的狀況並不普遍。其花朵形態相當特殊,總狀花序上密集生長的花具有相當長的花冠筒

蘭嶼大天池畔的萬年青,當然不是原生的那種。攝於2020.3.30

萬年青對臺灣的民間來說是個具有好意頭的植物,只是這種常見的植物是來自遙遠的非洲,反而人們對於原生的萬年青相當陌生。兩種植物皆有終年長青的特性,如果可以把原生的萬年青栽培為觀賞植物,讓人們更加認識這種特殊的植物,或許也是美事一樁。

萬年青/幸運竹在原生地的照片 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55590656

Deng, Y.F. 2017. Rohdea fargesii, the correct name for Rohdea chinensis (Asparagaceae). Phytotaxa 302: 298-299. https://doi.org/10.11646/phytotaxa.302.3.12

Damen, T. et al.2018. Taxonomic novelties of African Dracaena (Dracaenaceae). Blumea 63:31-53. https://doi.org/10.3767/blumea.2018.63.01.05


pink petaled flower

華麗杜鵑到底華麗在哪?

這個粉專在過去筆者不認真的經營之下,好像有點走向太硬的內容了,感覺還是時不時的要寫一點有圖有真相的內容,才不會讓大家棄追。但是只介紹植物有多美或只寫一點有關植物的形態介紹之類的東西,好像又顯得很常見,網路上漂亮的植物多的去了。所以我會設法把該種植物在台灣的發現過程或相關的分類歷史沿革整理出來,這樣對於該種植物的認識又能更深入一點。

台灣的山區真的是很神奇,這幾年雖然跑了不少地方,但還是有很多錯過或根本沒看過的植物,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驚喜。最近到南部採集,正好碰到丁香杜鵑開花,雖然不是盛花,但也足足讓我們拍了好一陣子才收工。

丁香杜鵑 (Rhododendron farrerae) 在台灣的杜鵑花裡,是一種相當神秘的存在。本種在台灣最早的紀錄始於1910年川上瀧彌在台灣植物目錄的記載。但由於該文獻屬於名錄,所以難就該紀錄得知產地或相關的標本資訊。比較正式的紀錄始於金平亮三 (1936) 的台灣樹木志,金平氏根據大井次三郎 (J. Ohwi) 於1933年採集的標本,將本種鑑定為大武杜鵑 (R. tashiroi)。該種類亦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

自此之後,有些文獻繼續沿用金平氏的學名,包括李惠林 (1963) 的台灣木本植物誌 (Woody Flora of Taiwan)、台灣植物誌第一版 (李惠林,1978),但這些文獻均未列出台灣本地產的標本,使本種在台灣的確切資訊仍停留於1936年。台灣植物誌第二版 (李惠林等,1998) 中,作者未將本種列入台灣的紀錄中。不過到了2010年,這種狀況終於被打破了,屏科大的楊勝任老師長期在浸水營一帶山區調查,才重新發現這種神秘的杜鵑花。本種在浸水營一帶至恆春半島東南部的山區有不小的族群,過去也有一些採集記錄,只是常常被錯誤的鑑定為守城滿山紅 (R. mariesii),因此一直隱身在台灣的山林中,沒有被發現。

只不過,本種的學名不是金平氏所用的R. tahiroi,應該是山崎敬於1996年使用的R. farrerae。丁香杜鵑的單一花芽中通常僅具1-2朵花,且為紫紅色,而R. tachiroi的單一花芽通常有花3-4朵,且為粉紅色,兩者有所不同,因此應該不是同種。從形態上來看,這種的形態更接近R. farrerae,所以應該使用該學名 。

丁香杜鵑又名華麗杜鵑,大概是取其開花滿樹時,那種目不暇給的感覺吧!但是筆者看到的花卻頗淡雅,華麗也可以理解為低調奢華之感吧!每年4月,春雨開始綿綿下起來的時候,在雲霧縹緲之間賞花,這場景說是一種奢華亦不為過呢!

本文於2018.4.3發表於同名專頁


Kousa Dogwood

四照花的坎坷身世

準時收看本專頁的朋友們,應該會發現上週沒更新這件事吧~(還是根本沒有?),本來很久之前就答應要寫四照花,只是一查下去發現很多部分根本沒完沒了,特別是在屬這個位階的部分,更是複雜到不行,沒完沒了的分分合合,實在非常燒腦。這部分我會盡量的寫得簡單一點,如果真的難以下嚥,就跳過吧!反正不了解學名沿革,四照花還是四照花阿~

四照花 (Cornus kousa Bürger ex Hance subsp. chinensis (Osborn) Q. Y. Xiang) 為山茱萸科 (Cornaceae) 的大型喬木,植株高度可達10 m,葉對生。頭狀花序球形,其下有四片十字形排列的白色苞片,十分具有觀賞價值,果實為多花果,成熟時紅色。其名稱由來是來自於那四片顯眼的白色大苞片,盛花時猶如光照四方一般,故名四照花。又因為果實的形狀與荔枝很像,所以又名山荔枝。在日本稱為山法師 (やまぼうし),原因是球狀的花序和苞片的造型與歷史上比叡山延曆寺的僧兵頭巾造型很類似 (真的很像!)。種小名的kousa據說是來自箱根方言對於本種的稱呼kusa (クサ) 而來。

本種在台灣的分布相當神秘,目前已知的點都相當分散,包括陽明山、宜蘭大溪、花蓮清水大山、屏東北大武山,理論上這種開花如此顯眼的大樹,應該有很多的發現紀錄才對,但實際上正式和非正式的紀錄的地點常常都集中在某些產地,特別是陽明山一帶,這或許也是最新版的紅皮書把本種的保育等級列為資料不足 (DD) 的原因吧!

近年來山茱萸科的分類有些變動,過去置於本科的桃葉珊瑚屬 (Aucuba) 和青莢葉屬 (Helwigia) 分別被移至絞木科 (Garryaceae) 和青莢葉科 (Helwigiaceae),這兩個科甚至都還不在山茱萸目 (Cornales) 中,前者和杜仲科 (Eucommiaceae) 等數科一起置於絞木目 (Garryales),後者則和冬青科 (Aquifoliaceae) 等置於冬青目 (Aquifoliales) 中。反而過去常獨立為一科的八角楓科 (Alangiaceae),現在亦併入山茱萸科中。整體而言,山茱萸科現在只有2屬,即山茱萸屬八角楓屬 (Alangium)

過去山茱萸屬 (Cornus) 的變動頗大,在1909年以前,山茱萸屬基本上維持一個廣義的概念,只是屬下有一些亞屬或組的區分。最早把頭狀花序類的幾個類群分出去的是Lindley (1883),當時用的屬名是Benthamia,但是因為這個屬已經用在蘭科 (Orchidaceae) 下了,所以屬於不合法名。但這樣的概念其實一直被學者在意,Clarke (1879)、Schneider (1909) 都曾經針對這個類群提出不同的看法。Nakai (1909) 的研究是細分山茱萸屬的濫觴,過去常用的梜木屬 (Swida) 即由他發表。在這之後陸續有學者針對這個頭狀花的類群發表過不同的名稱,其中由於地理分布的區隔,部分學者認為北美和日本產者應屬於不同的屬,因此發表過的屬名很多,包括BenthamidiaCynoxylonDendrobenthamia等。所以後來我們才會看到學名在這幾個屬裡面重複的發表新組合,又因為外觀形態在不同的產區略有不同,所以亞種和變種的位階也一直有學者應用。

但近來的研究結果是傾向廣義的Cornus不加以細分,又回歸1909年前的概念,所以過去台灣的四照花用的學名Benthamidia japonica var. chinensis必須找到一個在Cornus中的組合,可以用的學名包括C. kousa var. chinensisC. kousa subsp. chinensis,兩者的差異只在變種和亞種不同位階的差異,這就看各人對於這個種類的認定了。

四照花其實是優良的觀賞樹種,在溫帶國家這類植物常作為行道樹使用,台灣可能因為產量太少,所以還沒有被注意到。有趣的是,日本常可見一種很類似的植物花水木 (C. florida),但其實是來自北美的種類,主要差異在於果實不聚合和苞片先端下凹等特徵。

本文於2018.6.6發表於同名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