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前與鷗蔓

在我念碩士班的時候,跟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特別有緣,主要原因是那時有個學長正在進行鷗蔓屬 (Tylophora) 的研究,有很多機會一同出門採集,在那之前我根本連鷗蔓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去區分不同種類了。

有次常來研究室串門子的研究室之友洪先生 (藝術家),説他得到小道消息,在大肚山的某處藏有一種臺灣前所未見的鷗蔓,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個超級重要的消息,身為分類學者最喜歡這種消息了,大家都想看別人沒看過的植物麻。後來找了一天,我們驅車前往傳說中的生育地,果然在一片草原裡面,找到這種不知名的鷗蔓,順便就採了標本回來鑑定。

這個當時所謂的「不知名鷗蔓」,就是後來發表的新紀錄種毛白前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這當然不是鷗蔓,而是牛皮消屬植物的一員。截至目前為止,臺灣已知的分布還是只有在當時發表的大肚山區而已,說是稀有的牛皮消屬植物亦不為過。

毛白前在臺灣的族群量稀少,較常見於乾燥的低海拔草生地中。

除了臺灣之外,毛白前廣布於中國福建、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馬祖筆者也曾見過,也和臺灣的族群一樣都分布在較乾旱的草叢中。毛白前是種很有趣的植物,我們在大肚山觀察時,發現它有兩種花色 (酒紅色和乳黃色),而且花冠裂片也有細長和寬短兩種類型,不過當我們帶回來種植時,就只有開出黃色的花了,這現象至今未解,非常神奇。

毛白前的中文名稱乍看之下非常奇怪,但其實很普通。毛當然是形容它全株被毛,白前應該是來自於Vincetoxicum,也就是過去稱的白前屬。白前屬後來有學者認為應該置於牛皮消屬之中,所以牛皮消屬裡有很多XX白前,一部分是因為這樣而來。但「白前」二字的由來呢?這有一段很生動的民間傳說,請大家就自行使喚google奉上吧~

補註 (2022.9.12):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Vincetoxicum應該要從牛皮消屬獨立出來,所以現在毛白前的學名又要使用V. chinenese Moore了。

本文於2018.6.12刊登於同名專頁


低調又不平凡的存在—綿棗兒

每到秋冬,花市裡總會逐漸見到各種球莖花卉的上市,例如鬱金香、風信子或葡萄風信子等。這些球莖植物多半栽培於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位於亞熱帶的臺灣,自然較不適合這類植物生長,因此只有冷涼的秋冬才能看到這些花卉的蹤跡。不過這個時候,臺灣原生的某種球莖植物也悄悄的準備開花了,它就是本文的主角—綿棗兒

綿棗兒的植株基部具有明顯的球莖,葉片肉質。

綿棗兒 (Barnardia japonica) 隸屬於天門冬科 (Asparagaceae) 綿棗兒亞科 (Scilloideae),這個亞科的成員頗多,約有800-1000種,主要分布於地中海以及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區域,特別是乾燥的環境中,這些植物多半具有球莖,使它們能夠適應這種缺乏水分的環境。綿棗兒倒是其中的例外,它分布在東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台灣、中國、俄羅斯,生長的環境從海邊、平地路旁乃至2600公尺高的山上都有。在臺灣,綿棗兒則多見於北部海邊,每年10月左右是花季,可以看到一根根粉紅色的花序從草地上伸展出來。它開花的狀況通常相當整齊,可以在小範圍內看到大量的植株同時開花,形成花海般的景色。

綿棗兒的花期相當集中,常可見到大量植株同時開花。

不過呢,這可愛的綿棗兒其實是個身世相當複雜又充滿謎團的植物。怎麼說呢?首先,本種最早其實是發表在虎眼萬年青屬 (Ornithogalum) 中,後來曾被轉移到ScillaBarnardia中,加上各地的不同族群的形態略有差異,又發表了好幾個學名。例如白花的個體曾被發表為白綠綿棗兒 (S. albo-viridis)(但後來多被視為是綿棗兒的個體變異)。 加上過去廣義綿棗兒屬 (Scilla s.l.) 的屬間劃分相當混亂,常常單純的處理為一個單獨的大屬,但後來的許多研究不支持這樣的處理方式,在細分之後,綿棗兒被置於Barnardia中,形成了目前使用的B. japonica的這個學名。

綿棗兒的族群中偶可見白色花的個體,過去曾被發表為一獨立的種—白綠綿棗兒 (Scilla alboviridis)。

在細分之後,綿棗兒的近親突然間就只剩下另一個分布於北非地中海區域的B. numidica了。從照片的形態看來,B. numidica和綿棗兒同樣都具有粉紅色花排列而成的總狀花序,葉片和果實形態也相當相似,不知道是否為同種植物。但無論如何,兩者都形成了不太常見的分布型式,即東亞—北非的間斷分布,兩者的起源、遷徙與散布值得未來研究探討。

再回到綿棗兒身上。綿棗兒在植物學上最為科學家稱奇的,便是它那多變的染色體 (chromosome) 數。染色體是什麼呢?簡單來說,生物的細胞在分裂時,原本在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會逐漸濃縮形成可藉由顯微鏡觀察的染色體。一般來說,同一種生物其體內的染色體數量是固定的,除非有多倍體化 (polyploidy) 的現象,才會使染色體呈現不同的數量。但綿棗兒的染色體數則超乎想像,先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綿棗兒具有兩種染色體基數,分別為8和9,科學家將其以A和B來代稱。因此,普通的二倍體綿棗兒會是AA與BB的狀況,也就是分別有16條和18條染色體,三倍體則發現了ABB和BBB的狀況,而四倍體中較常見的則是AABB的狀況,目前為止甚至有科學家發現八倍體AAAABBBB的個體存在。這樣的多樣性在許多地區的不同族群中都有發現。以臺灣為例,目前發現了AA、BB和AABB等3種型式,未來或許有機會發現更多種染色體數的存在。但是這樣的染色體數多樣性的形成,以及對於植物生理和適應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闡明。

對於綿棗兒,大家關心的或許還有這個怪異的中文名稱由來,目前少數可得的傳聞表示,棗是形容它的球莖形狀類似棗子,而綿則是說它的球莖壓破之後會產生黏稠的液體。在中國的某些地區,綿棗兒的球莖可以經由非常繁複的處理之後,做成俗稱的綿棗兒湯,但目前食用的狀況似乎是越來越少了。

綿棗兒在北部海邊可說是相當常見,經常生長在臨海的草地或岩縫中,平時不開花的話,地上部僅有幾片帶狀的肉質葉片,不易辨識。但開花時就非常顯眼,粉紅色的花序遠遠就可以輕易地看到,有機會到北海岸踏青的話,多留意一下或許會發現這個看似平凡卻很不凡的小花!

inaturalist上B. numidica的照片

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98912502

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98026229

謝侑廷等 2021 臺灣產天門冬科綿棗兒之核型研究

http://for.nchu.edu.tw/uploads/file/thesis/d44b24f1-6c1a-481d-88ff-141fc0850608.pdf


黏住蟲只是惡趣味嗎?那可不一定

食蟲植物 (carnivorous plant) 指的是一群利用各種構造捕捉動物,並將之分解消化獲得養分的植物。這些植物多半生長於相當貧瘠的環境,因而利用捕蟲的方式來補充養分。其中比較為人所知的種類包括豬籠草 (Nepenthes)、捕蠅草 (Dionaea)、瓶子草 (Sarracenia)、狸藻 (Utricularia) 和毛氈苔 (Drosera) 等。其中,毛氈苔是利用超高黏性的腺毛 (gland hairs) 黏住不小心掉在上面的昆蟲,再慢慢將之消化掉。腺毛 (gland hairs) 是植物體表面常見的一種毛,這種毛具有分泌的功能,其分泌的物質除了可用以抵抗昆蟲的取食外,也可以藉由具有黏性的特徵,將果實傳播出去 (如皮孫木Pisonia umbellifera)。不過有的時候,這些毛好像起不到什麼明顯的作用,有些倒霉的小型昆蟲會被黏死在毛上,但這些植物不是傳統上認知的食蟲植物,例如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的蠅子草屬 (Silene) 植物就常幹出這種事。但這些蟲只是偶然的被黏住嗎?

西部假水仙的花梗上具有明顯的腺毛。credit:Marlin Harms

科學上的偶然

2021年,Lin等研究人員就對這樣的現象感到好奇而展開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對象是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岩菖蒲科 (Tofieldiaceae) 植物西部假水仙 (Triantha occidentalis)。這種植物分布於北美洲的西岸,從阿拉斯加東南部、加拿大西部沿海地區、往南延伸到加州中部的廣大地區。這種植物特徵除了三枚明顯的花柱 (可能也是屬名的由來) 外,就是莖和花序軸上密佈的腺毛了。這些腺毛如同上述,經常會有倒霉的昆蟲被黏死在上面,本來這是有點普遍的現象,但這次為何會引起研究人員的好奇呢?原因在於這種植物的基因缺少了某些東西。2016年,Ross等人針對澤瀉目 (Alismatales) 的演化基因體研究發現一件事,就是西部假水仙的基因體中缺少了一系列與NADH脫氫酶相關的基因,本來這種現象也沒什麼特殊之處,畢竟不同植物裡多了或少了什麼基因都是滿普遍的事。但他們發現這種丟失的狀況相當特殊,只有在一些食蟲植物被報導過 (如狸藻科Lentibulariacae),這讓Ross等研究人員相信西部假水仙可能是一種食蟲植物。

一些初期的調查也顯示西部假水仙相當明顯的食蟲特性,例如在天然情況下,西部假水仙的葉片氮含量和生長於同一地區的食蟲植物圓葉茅膏菜 (Dr. rotundifolia) 相似,但明顯低於同區的非食蟲植物流浪飛蓬 (Erigeron peregrinus)。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以氮15標定的果蠅,置於圓葉茅膏菜的葉片、以及西部假水仙和流浪飛蓬的莖上,結果不出意外—兩週後前二者植物體內的氮15含量明顯提高,而流浪飛蓬則沒有差異。此外,由於食蟲植物腺毛分泌的消化酶中常有高度的磷酸酶活性,所以Lin等人也測試了這些植物的磷酸酶活性。圓葉茅膏菜和西部假水仙的腺毛在螢光顯微鏡下發出的光芒顯示具有高度活性的磷酸酶,也再度證實西部假水仙確實是一種未被發現的食蟲植物。

於是又產生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既然西部假水仙的花序會捕蟲,那麼是不是也會把授粉者黏死呢?作者表示這些腺毛只能黏到小型昆蟲,無法黏到較大型的蝴蝶或蜂類等授粉者,因此不會影響授粉的效率。這個有趣的研究也反映了一個科學研究上常見的現象:一個研究的過程中可能帶來意外的發現,而這個意外的發現引領我們看到另一片完全沒看過的風景,也可以說是研究的醍醐味之一吧!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022724118


台東蘇鐵的合併是一場意外嗎?其實不是。

台東蘇鐵 (Cycas taitungensis) 被合併到蘇鐵 (C. revoluta) 大概是今年台灣的植物分類學界最重磅的消息了。過去普遍認為台東蘇鐵是台灣的特有種,形態上也和蘇鐵 (琉球蘇鐵) 也有一定的差別,但最近一篇從形態以及遺傳證據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台東蘇鐵其實就是蘇鐵,過去認為的形態差異其實存在一系列連續性的變異,而遺傳分析的結果也得到相同的結果。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何以前的研究會和現在的結論不同?

相信很多相關科系在上植物分類學講解裸子植物的時候,台東蘇鐵和蘇鐵的比較絕對是重點中的重點,也是少數人修完課還記得的內容之一。通常在課堂上,老師會介紹台東蘇鐵和蘇鐵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小葉平展不反捲,而蘇鐵的小葉則是如同種小名revoluta的意思,是強烈往內反捲的狀態。這樣的辨識方式相當容易執行,只要是在台灣的任何一棵蘇鐵,都可以遵照這個方式完美的分辨兩者的差異,輕鬆的鑑定二者。

過去蘇鐵與台東蘇鐵的鑑定多仰賴葉緣的反捲程度的差異來判斷,照片為採自日本九州的蘇鐵葉片標本 (典藏於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植物標本館TNS)

 

然而,分類學的劇情往往沒有這麼簡單。

這樣的辨識方式其實存在相當有問題,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區分方式忽略了蘇鐵的形態變異。長期以來,用來辨識的這個特徵其實只存在於台東蘇鐵與「園藝引進的蘇鐵」之間。蘇鐵很久以前就被引進栽培作為觀賞植物,加上繁殖容易,所以栽培的數量很多。許多園藝作物的引種來源都相當少,甚至是來自單一族群。這樣的特性使得栽培的蘇鐵的形態特徵相當單純,無法反映在野外的真實形態變異。近期發表的研究可以發現,作者實際比較了蘇鐵野外族群的葉緣反捲程度後,發現其實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反捲程度,與台東蘇鐵同樣葉緣平展的族群,除了台東以外,也存在於琉球群島北部的族群中,所以這並不是台東蘇鐵獨有的特徵。再加上葉緣反捲程度的連續性變異,說明在這個案例中,並非一個良好的分類特徵。作者也檢視了許多過去被認為有分類價值的特徵,但是這些特徵也無一例外的呈現連續性的變異。

那麼分子的研究成果又如何呢?其實親緣分析的結果台東蘇鐵並不是一個單系群,也就是說台東蘇鐵與蘇鐵的樣本呈現混雜的狀況。所以不論是形態還是遺傳的證據,都證明台東蘇鐵與蘇鐵兩者無法良好的被區分開來,應該視為同一種,而根據命名法規的規定,蘇鐵的發表時間較早,所以具有優先權,因此合併後的學名應該採用C. revoluta

台東蘇鐵的這個案例說明這些平常被認為容易辨識或是研究透徹的類群,都可能存在必須釐清的分類議題,所以平常多關注身邊的植物,搞不好它的身世與來歷,還是需要被釐清的呢!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824158/full


2019年—台灣植物的新成員們

好的,又到了一年一度統計今年台灣的植物種類增加的時刻了。今年台灣植物界的新成員非常得多,被子植物一種有10新分類群、6新紀錄種、7新馴化種、以及再確認1種。蕨類的部分則是有4新種、11新紀錄種以及3新馴化種 (註1)。以下就來看看有哪些種類吧!

以下名錄感謝陳柏豪的協助整理~

被子植物
新分類群

1.紅寶石赤箭 (Gastrodia rubinea T. P. Lin)
2.舟形指柱蘭 (Cheirostylis octodactyla Ames f. cymbiformes T. P. Lin)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43.pdf

3.雪山松蘭 (Gastrochilus ×hsuehshanensis T. P. lin & S. K. Yu)
4.肉果蘭 (Cyrtosia taiwanica K. H. Wang & T. P. Lin)
5.奇萊喜普鞋蘭 (Cypripedium taiwanalpinum Y. I. Lee, P. C. Liao, & T. P. Lin)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339.pdf
肉果蘭和奇萊喜普鞋蘭並非新發現的種類,而是過去使用的學名實際上與台灣的植物有差異,因此台灣的是特有種。

6.塔塔加薊 (Cirsium tatakaense Y. H. Tseng & C. Y. Chang)
https://phytokeys.pensoft.net/article/29380/
本年度最有名的新種,沒看過的話請看看千元鈔XD

7.錦美山茶 (Camellia chinmeii S. L. Lee & T. Y. A. Yang)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321.pdf
種小名的字尾可能有誤,人名以名詞屬格引用在種小名的時候,若人名字尾為i,且為單數女性的話,應該附加-ae而非-i,因此本種的種小名應為chinmeiae

8.觀霧佛甲草 (Sedum kwanwuense H. W. Lin, J. C. Wang, & C. T. Lu)
9.高山佛甲草 (Sedum taiwanalpinum H. W. Lin, J. C. Wang, & C. T. Lu)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426.pdf
這兩個是第一作者於其碩論中提出的新種

10.雪山蟹甲草 (Parasenecio sylviaensis S. W. Chung & T. C Hsu)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432.pdf
就是大家過去都很熟悉的黃山蟹甲草。

新紀錄類群
1.朝陽隱子草 (Cleisogenes hacklii (Honda) Honda)
https://exp-forest.nchu.edu.tw/....../878-3_5.P271-276.pdf
2.紅裂稃草 (Schizachyrium sanguineum (Retz.) Alston)
https://www.tesri.gov.tw/....../2019-11-04_1549492344.pdf
3.廣東菫菜 (Viola kwangtungensis Melch.)
https://www.tfri.gov.tw/main/science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5188&modid=3&mode=&noframe=&cid=1229&cid2=2284&nid=6061
應該不少愛好者看過這種菫菜,過去一直沒有個名字,現在終於驗明正身。

4.翅莖半邊蓮 (Lobelia heyneana Schult.)
https://exp-forest.nchu.edu.tw/....../900-3_5.P247-252.pdf
5.長苞小薊 (Cirsium japonicum DC. var. fukienense Kitam.)
https://exp-forest.nchu.edu.tw/....../894-3_6.P165-176......

6. 刺毛見風紅 (Vandellia setulosa (Maxim.) T. Yamaz.)
https://www.tesri.gov.tw/A15_2/content/31994?fbclid=IwAR3z1DGebOGLmFOtp45UCpqTHKJzZi6hNzjQvu-llrOPhhmOVr5QascdZ1g

新馴化種
1.白星牽牛 (Ipomoea lacunosa L.)
https://www.tfri.gov.tw/main/science_in.aspx?siteid......
長得跟紅花野牽牛很像,目前只有零星發現,但容易自交產生大量種子。

2.巴西秋海棠 (Begonia hirtella Link)
https://exp-forest.nchu.edu.tw/....../887-3_6.P81-88.pdf
應該是馴化滿久了的秋海棠。

3.線葉車前 (Plantago heterophylla Nutt.)
https://www.tesri.gov.tw/....../2019-07-31_1012376254.pdf

4.厚葉水竹葉 (Tradescantia crassula Link & Otto)
https://www.researchgate.net/....../336570183......
跟巴西水竹葉非常像的種類,兩者也會混生,但本種莖直立且葉緣具緣毛等特而與前者不同。

5. 刻葉老鸛草 (Geranium dissectum L.)
https://libknowledge.nmns.edu.tw/nmns/upload/bulletin/000000240/209000c/32-5-57.pdf

6. 鉤毛莪參 (Anthriscus caucalis M. Bieb.)
7. 美麗月見草 (Oenothera speciosa Nutt.)
https://www.tesri.gov.tw/A15_2/content/31994?fbclid=IwAR3z1DGebOGLmFOtp45UCpqTHKJzZi6hNzjQvu-llrOPhhmOVr5QascdZ1g

蕨類
新種
1.皺葉鳳尾蕨 (Pteris rugosifolia Y. S. Chao)
2.擬厚葉鳳尾蕨 (Pteris subesquirolii Y. S. Chao)
https://www.ingentaconnect.com/....../00000002/art00002

3. 蓮華池實蕨 (Bolbitis lianhuachihensis Y. S. Chao et al.)
https://phytokeys.pensoft.net/articles.php?id=36548&fbclid=IwAR0rkIhkllEvkgaVZSYpElJeK0t_jegY8e9ulz67tTNjb_ZMtFBVEuFjNEY

4. 玲瓏蕗蕨 (Hymenophyllum exquisitum T.C.Hsu & Y.S.Chao)
https://doi.org/10.1600/036364419X15710776741413

新紀錄種
1.厚葉鳳尾蕨 (Pteris esquirolii Christ)
https://www.ingentaconnect.com/....../00000002/art00002

2.耶氏鳳尾蕨 (Pteris edanyoi Copel.)
3.問荊 (Equisetum arvense L.)
https://www.tfri.gov.tw/main/science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5470&modid=3&mode=&noframe=&cid=1229&cid2=2282&nid=6049&noframe2=1&doprint=1

4.尖齒鱗毛蕨 (Dryopteris acutodentata Ching)
5.林芝鱗毛蕨 (Dryopteris nyingchiensis Ching)
6.屋久書帶蕨 (Haplopteris yakushimensis C. W. Chen & Ebihara)
7.扭瓦韋 (Lepisorus contortus (Christ) Ching)
8.寬葉盾蕨 (Neolepisorus platyphyllus (Tagawa) L. Y. Kuo)
9.密葉瘤足蕨 (Plagiogyria pycnophylla (Kunze) Tagawa)
10.前原耳蕨 (Polystichum mayebarae Tagawa)
11.相近石韋 (Pyrrosia assimilis (Baker) Ching)
http://tai2.ntu.edu.tw/....../pdf/tai.2019.64.367.pdf......

新馴化種
1.脆鐵線蕨 (Adiantum tenerum Sw.)
2.大木賊 (Equisetum praealtum Raf.)
3.酒杯槐葉蘋 (Salvinia cucullata Bory ex Roxb.)
http://tai2.ntu.edu.tw/....../pdf/tai.2019.64.367.pdf......

本文於2020.1.8刊登於同名專頁


green leaf in close up photography

綬草的花到底在轉什麼?

春天的草地上常見的蘭科植物—綬草 (Spiranthes sinensis)

相信常在戶外活動的朋友,在每年的清明節後,都有機會在平地的草地上看到綬草 (Spiranthes sinensis) 的蹤跡。看過綬草的人一定都對那個螺旋狀的花序印象深刻,它也因此有盤龍參的別名,仔細看的話,每株綬草的花纏繞的型式還不太一樣,有的整株花直挺挺的幾乎沒有螺旋狀的感覺,有的卻形成非常明顯的螺旋狀。這樣不同的花序型式究竟影響了什麼呢?

研究人員將單一花序的螺旋程度用兩朵花之間的夾角量化,角度越小的話表示這個花序的花越緊密,反之亦然。有趣的是,研究結果顯示授粉者訪花的次數隨著角度減少而下降,可以預期的是,結實率也因而下降。然而,同株自交的現象也因而降低了。反過來說,花朵間角度較大的花序,雖然訪花次數增加了,但是花序內的自交現象也增加了。因此,不同花序類型在這之間取得繁育成本和利益的平衡,不同型式的花序類型得以同時存在。

綬草的案例再次說明花序的立體型式變化影響授粉行為的可能性,而這樣的連結可能與被子植物花序的高度多樣性有關。

 

參考文獻:Iwata et al. 2012.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affects pollinator behaviour and mating success in Spiranthes sinensis (Orchidaceae).


red flower in tilt shift lens

2018年—台灣植物的新成員們

2018年又匆匆的過去了,這一年裡台灣的植物又多了一些新成員,令人意外的是新種居然是最多的,而且並非都是難以發現的矮小草本植物,顯示台灣的山裡還藏著太多植物等著我們發現。

新馴化植物種類也很多,其中有不少是滿久之前就在網路上出現過的,但直到去年才有正式的報告,顯示這麼多年了都還好好的長在台灣的某個角落,是一群不可忽視的傢伙。

以下列出各種類的名稱及出處,我比較有印象的會附上一點備註在後面,此外這個名錄的完成必須感謝陳柏豪的協助,如果有遺漏也歡迎各位補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新種
1. 大武獨腳金 Striga crispata S. Z. Yang, Z. X. Chen, C. F. Chen and P. H. Chen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69
這個新種以其獨特的外型而有別於過去已知的兩種,但喜好的環境類似。實地走訪後亦發現該地區也有獨腳金的存在。生育地的river可能是誤植,因為附近並沒有河流經過。

2. 三角唇松蘭 Gastrochilus deltoglossus T. C. Hsu, S. I Hsieh, J. H. Wu & S. C. Hung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79

3. 森氏小蘗 Berberis morii Harber & C. C. Yu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63

4. 間型上鬚蘭 Epigonium meridianus T. P. Lin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64

5. 南投羊耳蘭 Liparis monoceros T. P. Lin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64

6. 鍬形脈葉蘭 Nervilla septemtrionarius T. P. Lin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64

7. 高雄赤箭 Gastrodia kaohsiungensis T. P. Lin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64

8. 大漢山珍珠菜 Lysimachia ravenii C. I Peng
臺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六卷
一種廣為人知,但很晚才發表的新種,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大漢林道上見過他了。除了文獻上敘述的特徵之外,本種的雄蕊直立也有別於其他種類。

9. 擴花紫背草 Emilia ×latens J. Y. Wang & J. C. Wang
https://biotaxa.org/Phytotaxa/article/view/phytotaxa.382.2.5
一個由外來的粉黃纓絨花與原生的紫背草雜交而產生的新天然雜交種

10. 彭氏擬烏斂莓 Pseudocayratia pengiana T. W. Hsu & J. We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se.12448

新馴化種
1. 雙花西番蓮 (西番蓮科) Passiflora biflora Lam.
https://www.ntm.gov.tw/publication_280_1101.html
葉形很特殊的西番蓮,看過保證難忘。

2. 加拿大柳穿魚 (車前科) Linaria canadensis (L.) Dum. Cours.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publish.php?vid=116

3. 水茴草 (報春花科) Samolus valerandi L.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publish.php?vid=116

4. 絲葉艾 (菊科) Artemisia filifolia Torr.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publish.php?vid=116
過去經過蘇花公路都會看到,以為是新種或是某種特殊形態的茵陳蒿,但後來詢問相關學者才知道是個北美洲來的外來種,銀白色的外表非常有特色。

5. 大蒲公英舅 (菊科) Pyrrhopappus carolinianus (Walter) DC.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publish.php?vid=116

6. 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 L.
https://tesri.tesri.gov.tw/list_protect.php?volume=20......

7. 墻草 (蕁麻科) 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
https://www.jstage.jst.go.jp/....../_article/-char/en
一種非常低調的草本植物,發現的地點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這篇文章亦同時討論了台灣墻草的分類地位

新紀錄種
1. 血紅肉果蘭 (蘭科) Cyrtosia septentrionalis (Rchb. f.) Garay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573
去年在花蓮爬山偶遇,後來看到報告才知道是新紀錄種植物,血紅色的果實十分引人注目。

2. 鋪地穿心草 (龍膽科) Canscora diffusa (Vahl) R. Br. ex Roem. & Schult.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publish.php?vid=116

3. 椴葉捕魚木 (錦葵科) Grewia tiliifolia Vahl
http://libknowledge.nmns.edu.tw/…/00000…/209000c/31-6-71.pdf
本種在多年前即有愛好者於彰化地區發現,但多年來其真實身份一直不明,直到去年終於確定是椴葉捕魚木。這個種類其實是台灣產的捕魚木屬中一直有待釐清的議題之一,本文把過去到現在的文獻以及重要的標本重新檢視,確認本種的存在以及與近似種的差異。另外就是本文中的彩色手繪圖相當精美,是要逼死誰XD

 

本文於2019.1.31發表於同名專頁


2021臺灣新植物

嗨~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時間了,每年發發這個統計文章好像已經變成一種慣例,不過這個統計也滿有趣的,可以知道臺灣的土地上又發現了什麼新的植物。這次同樣是感謝陳柏豪的相助,才能有效的完成這個統計。過去這個統計通常會在每年的12/31上線,但是有鑒於有些期刊在那時,第四期還沒有上線造成遺漏的狀況,所以這次特別改到除夕上線,不過如果有遺漏的話,歡迎各位在留言幫忙補充,讓這個統計更完整吧!

新歸化類群 (newly naturalized taxa)

1. 腋花硬皮豆 Macrotyloma axillare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upload/publish/941-3_3.35-44.pdf

2. 薄葉草合歡 Desmanthus leptophyllus
3. 合歡草 Desmanthus pernambucanus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upload/publish/951-3_3.p159-166.pdf

4. 光頭黍 Panicum coloratum
5. 多子黍 Panicum decompositum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upload/publish/952-3_4.p167-176.pdf

6. 鉤毛草 Pseudechinolaena polystachya
https://www.tes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2/2021-07-05_1538078123.pdf

7. 倒卵葉木藍 Indigofera spicata
https://www.tes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2/2021-10-31_1641558691.pdf

8. 綠碎米蕨 Cheilanthes viridis
https://www.tes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2/2022-01-14_1615033317.pdf

新紀錄類群 (newly recorded taxa)

1. 稀齒樓梯草 Elatostema cuneatum
https://exp-forest.nchu.edu.tw/forest/upload/publish/942-3_4.45-52.pdf

2. 山白前 Vincetoxicum fordii
https://www.biotaxa.org/Phytotaxa/article/view/phytotaxa.478.2.11

3. Leucostegia amplissima
https://doi.org/10.1600/036364421X16312067913534

4. 野百合 Lilium brownii
https://www.tes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1/2021-12-29_1525221085.pdf

5. 峨嵋鐵線蕨 Adiantum roborowskii
6. 薄蓋雙蓋蕨 Diplazium hachijoense
7. 蝕蓋耳蕨 Polystichum erosum
https://www.tes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2/2022-01-14_1615033317.pdf

8. 深裂迷人鱗毛蕨 Dryopteris decipiens var. diplazioides
9. 近軸鱗毛蕨 Dryopteris medioxima
https://www.tesri.gov.tw/Uploads/userfile/A15_1/2021-04-01_1450008288.pdf

新種 (new species)

1. 南台灣鳳尾蕨 Pteris austrotaiwanensis
2. 擬烏來鳳尾蕨 Pteris pseudowulaiensis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763

3. 高山斑葉蘭 Goodyera maculata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769

4. 臺灣薊 Cirsium taiwanense
https://phytokeys.pensoft.net/article/70119/

5. 深山刺蕊草Pogostemon monticola
https://www.biotaxa.org/Phytotaxa/article/view/phytotaxa.507.1.2

6. 臺灣卵果蕨 Phegopteris taiwaniana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apg/72/3/72_202102/_pdf

7. 葉氏斑葉蘭 Goodyera similis var. similoides
8. 聖陵粉蝶蘭 Platanthera quadricalcarata
9. 心唇小柱蘭 Crepidium ×cordilabium
https://taiwania.ntu.edu.tw/abstract.php?type=abstract&id=1727

10. 牟氏羅曼藤蕨 Lomariopsis moorei
https://doi.org/10.3897/phytokeys.187.77035


brown wooden house near green trees during daytime

穩定是最重要的事,從The Global Flora的事件來看

最近植物分類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事件的起因是最近The Global Flora Special Edition, GLOVAP Nomenclature Part 1: Vol. 4的出版,在該文獻中,發表了3286個新組合學名、415新種名 (new species name)、4個新種和2個新屬。對此,美國植物分類學家協會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Taxonomists, ASPT) 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來回應此事。以下我擷取了信中所列的幾個重點。

命名法規提供了一套供全世界的科學家對於生物命名的正式規範。然而,同樣重要的是,在研究者間,也有一套不成文的準則,其中下列數點是我們認為至關重要的:

1. 分類學是一門研究。分類學家對於生物的命名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但那些意見應當被作為假說來測試方能正式接受。
2. 分類學的研究是緩慢的且可能產生不明確的成果,但命名上的變更卻需要強而有利的證據支持。很多類群即使經過好幾年的研究後,仍然停留在一個親緣關係不確定的狀況中。而這樣的不確定性,可能來自於樣本或參與分析物種種類之不足。基於支持度不足或衝突性的親緣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分類上的改變,可能具有潛在性的錯誤。因此,在正式提出改變之前,必須盡可能的收集樣本及增加分析的類群,以求得具有高支持度的成果。這也是為什麼親緣分析的作者們很少提出命名上的變更,直到獲得確鑿的證據。這種嚴謹的程度確保了分類學的科學價值及穩定性,也確保了其成果能被其他領域所用。
3. 植物學領域中,研究者是緊密聯繫的。對於研究人員來說,了解哪個類群正由誰在研究,而又有哪些類群是需要修訂是很容易的。研究者之間常相互討論,以了解哪些領域能使學生得到最大的發揮。雖然競爭能夠健康的提升分類學研究的水準,但我們仍然致力於減少彼此研究領域的重疊以及竊取他人的想法。因此,機構間的合作對我們的領域而言是常態,並且避免在他人已進行中且即將完成的領域啟動競爭性的計畫。認識到良好的科學特別是分類學研究,是需要長時間才能得到正確且穩定的成果。這些認知對於這個領域的成長以及確保分類學的成果是經由良好支持的研究來說非常重要。
4. 我們發表的結果為分類學的變革提供了基礎,而這些結果係由同行進行審查。雖然ICN規定命名上的變革不需要經由同行的審查,但理想上造成這些改變的科學研究成果應該要經過同行審查。更甚者,命名上的改變即為基於研究者之間的相互審查的科學,特別是對於提高數位化的標本以及文獻的可及性。這對於確保命名與嚴謹的科學研究之間的連結來說非常重要。
5. 我們活躍且熱情的訓練下一代的研究者們,並且確保積分是給予學生和初級研究者,保護他們不被機會合作者和掠奪性期刊的影響。這對於我們領域的成長、建構未來合作者及證明我們的研究和培訓對該領域的重要性。
6. 基於”機械性的”大量的重新命名 (相對於來自於新資料及新成果的所有證據而言) 是令人懷疑的。 ”機械性的”過程在此指的是快速瀏覽近期的親緣研究文獻,並將之翻譯為新名稱或新組合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可能造成混亂,特別是當那些資料無法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分類學上的修訂時,更可能導致積分和認可被這些人所佔用。

以上即為ASPT提到對於GLOVAP的回應,雖然是針對該出版物的回應,但其實闡述了分類學家在進行研究時,需要保持多麽慎重的態度。當研究者在做任何一個分類學上的處理時,都要再三的檢視自己提供的證據是否充分,因為學名一但合法發表之後,它就成為一個歷史上不可抹滅的印記,就好像現在我們仍然要回顧久遠之前的文獻一般,未來的研究者也會看著我們的文獻研究。所以在證據上不充分之前,寧可保持嚴謹的態度少發表一個學名,也不要輕率的發表不成熟的結果。

ASPT原文

本文最初於2018.4.17發表於同名專頁


yellow, red, and green fallen leaves

葉片面積也需要校正回歸?

葉片的形態在植物學研究中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舉凡葉片的長寬、質地、被毛或是葉脈等特徵,都是相當常用的特徵。雖然葉片常因生長於不同的環境而有較廣的形態變異,但考量其數量與取得的便利性,仍然是難以忽視的特徵來源之一。過去葉片的尺寸常以長、寬以及其比值來描述,但其實多數植物的葉片都是平面的結構,理論上可以直接比較面積,加上葉片的面積常反應植物的生態與生理活動的特性,所以是相當重要的功能性特徵 (functional trait) 之一。但其實實務上葉面積很少被描述,為什麼呢?

green leaves on white surface
                                                令人目眩神迷的葉片多樣性,卻也是造成葉片面積難以測量的主因

其實葉面積並非容易量測的特徵,因為葉子的形狀與尺寸變異相當大,難以用任何標準的形狀面積來計算。現階段若需要葉片面積的資料,常須使用葉面積儀掃描葉片得到,或是使用一般的平台式掃描器掃描後利用影像處理軟體 (如ImageJ) 求得,雖然這些方法可以獲得非常精準的葉面積值,但是在需要大量葉面積資訊的時候往往曠日費時而缺乏效率。所以科學家不斷的想要利用簡單的參數來快速的估計葉面積的值,過去曾有學者提出利用長X寬X2/3的方式來粗略的計算葉面積,但就像前面敘述的,葉片形狀的變異過大,難以由單一的參數來估計面積。

但仍有研究人員繼續研究利用這種方式來估算葉面積,以符合相關研究的使用。Schrader等研究者在今年發表的報告中,利用了144科780個分類群,一共3125片葉片,比較實際葉面積與長、寬、以及形狀的關係,提出葉面積的修正係數 (correction factor)。結果顯示,根據葉片的長、寬、形狀加上分裂的程度,研究人員利用一系列的修正係數,從羽狀缺刻 (pinnatisect) 的0.39至全緣扁圓形 (註)(oblate) 的0.79,來估算葉片的面積,並且適用於各種不同的葉片類型。和前人的研究不同的是,這個研究中的長、寬、形狀與分裂程度提供了明確的定義,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知道究竟該用哪個係數來計算,是本研究的創新之處。但本研究仍有其極限,在分裂的葉片中,不同的分裂程度嚴重影響了葉面積,導致這類的葉片無法正確被估計。此外,這個方法的目的在於快速的比較不同葉片的尺寸,但不建議應用於分類學或形態學等需要精確比較葉面積的場合。

註:本研究使用的形狀定義是根據Ellis et al. 2009. Manual of Leaf Architecture

參考文獻:Schrader et al. 2021. Leaf size estimation based on leaf length, width and sh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