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到底發表在哪裡?談如何尋找原始文獻
記得在很久以前我們有談過一個學名的合法要件,除了指定模式標本之外,還要有特徵描述或引用先前的特徵描述,如果在2012年之前,那麼還必須用拉丁文描述才算數。因此這些描述對於研究者來說,擁有與模式標本同等重要的地位 (但通常看到模式標本的難度更高一點)。
因此,如何找到原始文獻,就成為分類學家的必備技能了。還好現在有許多機構都有系統性的整理這些資料,讓這件事的難度降低非常多。這邊我介紹2個我比較常用的網站。
1. Tropicos
Tropicos是密蘇里植物園根據其過去數十年來的資料建構而成,除了學名的原始文獻外,還可以連結到各大線上標本資料庫,例如巴黎自然史博物館 (P)、紐約植物園 (NYBG) 等,除了文獻外,也可以找到一些標本。在進到這個網站時,左邊會出現兩個搜尋欄位,上面那個是學名的欄位,而下面的是俗名。學名直接輸入就可以搜尋,搜尋後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
其他的上方標籤有些還滿實用的,例如同物異名 (synonyms) 或接受名 (accepted names),這兩個點進去可以看到有哪些學名在哪些文獻被列為本學名的同物異名,或是本學名在哪些文獻被併入同物異名等。有關接受名的部分,可參考本專頁的另一篇文章「Accepted names真的可以accept嗎?」。
Tropicos的查詢結果會顯示多種資訊,包括命名者全名、基礎名、所處分類位階等
2. The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 Index (IPNI)
IPNI是另一個可以搜尋文獻出處的網站,與Tropicos不同的是,IPNI只提供文獻出處,沒有其他相關連結。在網站的左邊有許多選項,包括植物名 (plant names)、作者 (authors)、文獻 (publications) 等,最常用的是植物名的項目。點進去之後,可以看到很多搜尋欄位,包括上方的快速搜尋 (quick search)、以及下方的完整搜尋 (full search)。快速搜尋可以直接搜尋學名,但需要完整輸入。下方的完整搜尋,可以輸入科 (family)、科內 (infrafamilial)、屬 (genus)、屬內 (infrageneric)、種 (species)、種內 (infraspecific) 等。這邊的輸入方式是各位階的學名分開輸入,例如要找Polygonatum odoratum var. pluriflorum,那麼genus的欄位輸入Polygonatum,species的欄位輸入odoratum,infraspecific的欄位輸入pluriflorum,如此就可以找到需要的資料。如果只輸入前兩項,那麼就會列出曾發表的所有種下分類群。點進去詳細訊息的頁面後,學名下面就會列出原始文獻出處。
同樣的學名在IPNI上的查詢結果,可以看到兩者提供的資訊有點出入
這麼看起來,IPNI的訊息量不如Tropicos,為什麼還是需要它呢?因為相對於Tropicos而言,IPNI收錄的學名更多。所以在實務上,我通常會先在Tropicos搜尋,如果找不到再到IPNI找。
以上就是兩個我比較常用的網站,其他還有一些網站也有同樣的功能,但操作和資訊通常不如上述兩者,我就很少用了。
本文最初於2018.9.20發表於同名專頁
全等號跟等號有什麼不一樣?
有關模式標本與學名的問題是分類學研究中經常遇到的,不過常常在閱讀文獻的時候就遭到許多符號和縮寫的無情攻擊,造成看文獻時濃濃的厭世感。本次要解說的就是其中一種,等號 ( = ) 和全等號 (≡) 是很常見的符號。
等號和全等號是與模式相關的符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當你在某篇分類學訂正的文獻中,看到某個種類的同物異名多如牛毛,但我們關心的是,到底哪些學名是同模式異名 (homotypic synonym),哪些是異模式異名 (heterotypic synonym) 呢?
很簡單,如果作者有使用這組符號的話,全等號代表的是同模式異名,而等號表示的是異模式異名,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誰是誰,有多少模式標本要找。過去經常使用的方式是以種小名的一致性來猜測,因為同模式異名的來源經常是位階變更或是屬間轉移的產物,因此從雙重引證的引用方式大致可看出哪些學名是源自於同樣的模式,而哪些不是。但遇到無法轉移而直接取新名稱的時候 (替換名的狀況),這樣的判斷方式就變得不那麼好用。因此如果作者有用這兩個符號標示的話,那就會方便許多。
本文最初於2020.4.29發表於同名專頁
餐桌上的植物第一彈!!令人又愛又恨的茴香
嗨,這是餐桌上的植物,是這個粉專的一個新的系列,主要是想寫一點在餐桌上會出現,但容易搞混的植物們。會產生這個系列的想法,就跟今天的主題茴香有關。
繖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植物作為蔬菜的種類,常引起人們強烈的好惡,例如香菜 (Coriandrum sativum) 或是本文主角的茴香。我個人對於茴香的味道是相當厭惡的,對我來說它有一股聞起來很像塑膠燒焦的味道,並不好聞。但奇特的是,我身旁喜愛這種蔬菜的朋友還滿多的,他們都會說這個味道很好聞,雖然我不能理解,但大概就像我覺得香菜真的滿香的一樣吧!
你喜歡香菜嗎?香菜是芫荽屬的一年生植物,經常用於各種料理中作為佐料,近年的研究發現,對香菜氣味的喜好可能與遺傳有關。
這麼說來,我應該對於茴香深惡痛絕,但怎麼又會專門寫一篇來介紹呢?絕對不是因為我突然愛上這個味道而每天狂吃,只是因為有一天,我發現茴香這個俗名也太常見,而且也太多莫名其妙的種類了,例如大茴香、小茴香、安息茴香、洋茴香,真是太誇張了。你知道,分類學家對於這種看似很混亂的植物名稱都有想要解開的屬性,所以我就稍微收集了一點資料,寫成這篇文章。
說到茴香,一般指的是菜市場裡面賣的一束束葉片深裂為線形的蔬菜,但這個其實是Dill,中文常譯為蒔蘿,學名為Anethum graveolens,是蒔蘿屬中唯一的成員。
蒔蘿在台灣的菜市場中也稱為茴香,綠色細裂的葉片有強烈的氣味
而茴香又可以指另一種蔬菜,即Fennel,中文通常直接稱為茴香,亦有人稱之為小茴香或甜茴香,不過小茴香其實又是孜然的別名 (見下文)。本種與蒔蘿的形態類似,兩種都有非常細裂的葉片,差別在於蒔蘿的植株基部不膨大,果實扁平,葉片不帶有八角的香味。而茴香的植株基部膨大,葉片帶有八角的香氣,種子有稜。
茴香與蒔蘿非常類似,差別在於本種具有膨大的基部,而蒔蘿則無
上面說到小茴香,這個名稱其實常用於稱呼孜然 (Cumin, Cuminum cyminum),孜然粉就是由孜然的果實磨成的粉。孜然又稱小茴香、安息茴香或阿拉伯茴香。孜然一般以粉狀的產品出售,果實形態與茴香類似,但稜線較淺。
大茴香的情況稍微複雜了點,這個名稱可以稱呼2種植物,一種是八角 (Star anise, Illicium verum),另一種則是茴芹 (Anise seeds, Pimpinella anisum)。八角我們一般都不陌生,屬於生活中很常用到的香料,而茴芹的果實有業者進口種子作為烘焙材料販售。此外,本屬在台灣有2種原生植物,一種是產於高山的特有種玉山茴芹 (P. niitakayamensis),另一種是產於低海拔的三葉茴芹 (P. diversifolia)。此外,茴芹亦可稱為西洋茴香、洋茴香或歐洲大茴香。
另外葛縷子 (Caraway, Carum carvi) 亦稱為凱莉茴香或藏茴香,在台灣可買到乾燥的果實或果實磨成的粉。
以上就是幾種中文名稱中有茴香二字的蔬菜或香料,單看中文名稱確實是非常容易讓人搞混,所以建議可以配合英文俗名甚至是學名來記憶比較不會搞混。餐桌上的植物,我們下次見~
以下是一些維基百科中的頁面:
1. 蒔蘿 [蒔蘿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2%94%E8%98%BF)
2. 茴香 [茴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B4%E9%A6%99)
3. 孜然 [孜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9C%E7%84%B6)
4. 八角 [八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8%A7%92)
5. 茴芹 [茴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B4%E8%8A%B9)
6. 葛縷子 [Caraway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away)
本文最初於2019.4.24發表於同名專頁
椴樹啊椴樹,你到底為什麼會跟菩提樹扯在一起呢?
這次的主題嚴格來說跟分類沒什麼關係,而是比較偏向民俗與音樂的範疇,不過這之中植物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個人覺得相當有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在我小學的音樂課本裡,一定有這麼一首歌叫菩提樹,歌詞的開頭是「井旁邊大門前面,有一棵菩提樹。」在「我誓永遠不歸返,我誓永不歸返。」結尾,整體是一首滿勵志的歌曲。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長期以來,我們都搞錯原作的歌詞所要表達的意思,這首歌的名稱也不是菩提樹,而是椴樹。
我們先來看看植物的部分,這首曲子的來源是德國作曲家舒伯特創作的連篇藝術歌曲「冬之旅 Die Winterreise」中的第五首「椴樹 Der Lindenbaum」。椴樹 (Tilia) 在這裡表示的是故事的主人翁小時候的回憶,這對多數的德國人來說是一種家鄉、鄉愁的象徵,也有許多跟椴樹有關的傳說,而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 原生於亞洲,相較於椴樹來說,更不可能是舒伯特會使用的素材。那麼椴樹是怎麼變成菩提樹的呢?這可能是跟日本有關。這首歌的中文歌詞,並不是從德文歌詞直接翻譯而來,而是從日文歌詞而來,在日文裡,椴樹也被稱為菩提樹,所以歌名才因而變成菩提樹。仔細想想,菩提樹跟椴樹的葉片是有點類似,搞錯是很有可能的事。
而這首曲子的故事,是訴說因為失戀大受打擊的男主角,獨自走著走著,來到了小時候常遊玩的椴樹下,此時頭上的葉片因為風吹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彷彿在告訴主角,來我這裡可以獲得安息。這裡象徵的是死亡可以獲得解脫,有興趣的話可以聽音樂搭配翻譯的歌詞,很能感受到作者所營造的氣氛。但主角有沒有理會樹的呼喚呢?答案是沒有,在連篇歌曲的後半還有一首「客棧 Das Wirtshaus」,這邊的客棧其實是墓園,但連客棧都滿了,主角想死卻不能死,作者想表達的孤獨感,實在是非常的強烈。
本文最初於2018.7.11發表於同名專頁
分類學家是怎麼長大的呢~
有鑒於先前的主題都有點過於艱澀,這次來討論一個可能 (?) 比較輕鬆有趣的話題吧~究竟一個分類學家是怎麼從初心者慢慢長成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學者呢?
還記得以前我們說過分類學的幾個工作嗎?其中鑑定 (identification) 大概是許多人踏入分類學世界的源頭,契機大概都是被植物電到,然後突然發現身邊有好多不認識的植物,就這樣一頭栽進去認識植物的活動中,然後有事沒事就會開始關注各式各樣的植物,有很多人就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愉快的進行到處看看的休閒活動。不過俗話說得好,賞鳥跟做鳥的研究是兩回事,只是到處鑑賞植物當然是不能稱為做研究的。
到處看植物看多了,難免會遇到一些長得怪怪的東西,在圖鑑查不到、問人問不到答案的情況下,有些人就因而學會看原文文獻的能力了。而看原文文獻的過程中,多少會碰到有關命名、描述和歸類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答,還真的只能來自專業的研究者,因此很多人就因而認識了不少分類學者,相對的,這些喜歡到處看看的人也常常提供研究人員需要的材料,所以也算是互惠吧~
當然,有些人因此就選擇進入相關的研究所就讀,在這幾年的時間裡,漸漸了解分類學的其他工作,除了學習分類學的基礎理論外,也學到很多相關的技能,例如採集標本、操作電子顯微鏡、壓染色體、解剖學等,有些人因為被這些技術打開的世界更有興趣,所以就往不同的方向鑽研過去了,類似一種第二專長的概念吧!
不過跟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即使是熟悉分類學的理論和研究技術,就能夠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分類學家嗎?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很多的分類議題都存在於野外,野外經驗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對研究議題的發想與看法,因此野外是分類學家的戰場,這句話是一點不錯。
我曾經問過我的指導老師,說要像某某人一樣對很多議題都能提出一些見解,也很會認植物的程度要多久。他回答我說:十年大概就夠了吧!十年後的我,只覺得自己才剛離開新手村,冒險正要開始呢!
本文最初於208.7.4發表於同名專頁
肉桂和樟樹分家了...嗎?
樟科 (Lauraceae) 植物是臺灣中低海拔地區相當常見的木本植物,是許多植物相關科系學生的惡夢,因為種類又多,而且有不少種類是重要的經濟樹種,所以連帶這些種類的辨識也變成相當重要的功課之一。本科植物的明星物種眾多,包括人人知曉的樟樹和各種肉桂、風味特殊的酪梨、以及提供重要木材的楠木類植物等。不過樟科植物的分類相當困難,許多種類的花果等重要特徵的狀況不明,不同種類的形態有連續性變異,再加上標本館的標本相當缺乏等問題,使得狀況變得雪上加霜。
本文主角肉桂屬 (Cinnamomum) 也不例外,這屬植物為常綠的灌木或喬木、具有對生或亞對生且三出脈、或是互生且為羽狀脈的葉片,花序為圓錐狀聚繖花序,具有兩性且三數的花。雄蕊的排列也是重點之一,本屬植物的可孕雄蕊分為三輪,其中最外兩輪向內,最內一輪向外,花葯四室,而第四輪為退化雄蕊。果實具有杯斗 (cupule)。過去認為肉桂屬包括約350種植物,泛太平洋分布。近年來的親緣和分類研究的結果將產於美洲的種類都轉移至Aiouea屬下,所以目前產於舊世界的種類約有247種。
過去肉桂屬常分為兩群植物,其中一群為葉對生或亞對生、三出脈,葉不具蟲室,芽為裸芽;另一群為葉互生、羽狀脈,葉具蟲室,芽為鱗芽。這兩群過去常被視為兩個組,即肉桂組 (sect. Cinnamomum) 和樟組 (sect. Camphora)。Nees (1831, 1836) 將這兩群植物進一步分為兩個屬,即肉桂屬 (Cinnamomum) 和樟屬 (Camphora)。除了屬的劃分問題之外,肉桂屬和樟科其他屬的親緣關係,特別是Ocotea (主要產於美洲)、Kuloa (產於非洲) 以及檫樹屬 (Sassafras),這群植物統稱為Cinnamomum-Ocotea複合群。
今年發表的研究,就針對這群植物的親緣和分類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利用3組遺傳資料—葉綠體基因組、ITS以及ITS+psbA-trnH重建這群植物的親緣關係。結果顯示,不管是哪個基因組重建的親緣關係樹,都顯示傳統上認為的肉桂屬並不是單系群,而是區分為親緣關係差異頗大的兩群。其中在ITS和ITS+psbA-trnH的親緣關係樹上,樟組都與檫樹屬為姊妹群,而肉桂組則與產於非洲的Kuloa為姊妹群。但葉綠體基因組的結果中,樟組和檫樹屬仍為姊妹群,但肉桂組則為其姊妹群。作者認為這種差異在於葉綠體基因組的資料中缺少Kuloa的資料,所以造成這種差異。
根據以上證據,作者認為肉桂屬下的兩個組必須分為兩個屬。其中肉桂組 (sect. Cinnamomum) 因為包括肉桂屬 (Cinnamomum) 的模式C. verum (即錫蘭肉桂C. zeylanicum),所以維持使用Cinnamomum為屬名。至於樟組 (sect. Camphora) 呢?這裡的候選名稱就比較多了,包括Camphora、Cecidodaphne、Parthenoxylon和Temmodaphne。
其中Cecidodaphne和Temmodaphne的模式C. glaucescens和T. thaliandica都具有三出脈、亞對生的葉片,因此應該屬於肉桂屬,所以屬於細分後的肉桂屬,因此不能成為候選名稱。而Parthenoxylon的模式P. porrectum則具有樟屬的典型特徵,因此為可用的名稱之一。但根據優先權原則,Camphora較早發表 (1759年),所以該屬的屬名為Camphora。
至於樟樹的名稱,因為樟樹的基礎名為發表在月桂屬的Laurus camphora,但若轉移至Camphora時,會造成重複名 (tautonym) 的問題,所以必須採用一個替換名 (replacement name),所以這裡就採用最早發表的同模式異名,即Nees發表的同模式異名Camphora officinarum為樟樹的學名。
樟屬和肉桂屬的分家並不是新的見解,早在1830年代,Nees就提出這樣的看法了。甚至在更久之前的1759年,Fabricius就已經提出Camphora這個屬名了。這個研究的結果,其實是證實了某個過去提出的分類概念,相對於目前的共識更加合理而已。至於未來會不會有新的證據出現,又提出新的處理呢?答案絕對是可能的。
參考文獻:Yang et al. 2022. Phylogeny and taxonomy of Cinnamomum (Lauraceae). Ecology and Evolution 12:e9378.
你發表我發表大家都發表,但這麼多的學名亂死啦~
上次說到由於林奈在著作中大量的使用二名法來紀錄生物的學名,使得這種方法逐漸被學者接受,然後成為一種共識。在這之後,有很多人開始用這種方法來紀錄生物的學名,J. A. Murray、K. L. Willdenow及Alphonse de Candolle,但由於學者間沒有共識,有許多問題產生。例如同一種植物被重複命名,進而造成學名使用上的混亂。有鑑於此,學者決定召開國際植物學學會整飭此一亂象。在開會之前,大會委由A. De Candolle起草植物命名法規 (Law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會後出版植物命名規則 (Lois de la Nomenclature Botanique),亦稱為1867年的巴黎法規,這個版本即為現行法規的起點。在巴黎法規中,明確規定任何一種植物,都僅有單一合法的學名,若有複數的學名產生,必須選出一個作為唯一有效的名稱。
1892年,美國科學促進會在Rochester召開會議,會中發表美國植物發表的Rochester法規,主要的重點在於 (1) 提出模式法 (2) 擇用雙名法之絕對優先權,無論種尾名是否為屬名之重複名 (tautonym) (3) 嚴格使用優先權,但不需預先註冊 (4) 優先權除考慮日期之先後外,亦考慮發表刊物之頁數先後。執得注意的是,Rochester法規並非巴黎法規之修訂,而是美國學者另外提出的一版法規。這版法規在1907年有第二次修正。
1905年6月於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第二屆維也納國際植物學會議 (Vienna Congress),並出版第一版植物命名法規。本次會議未採用Rochester法規,仍遵循巴黎法規,主要修正包括 (1) 林奈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誌為享有優先權之根據,接受1754年之植物屬誌,並承認1753年之屬名有效 (2) 提出保留屬之名稱表 (3) 新名稱需附拉丁文描述 (4) 避免種小名和屬名重複之名稱 (即Rochester法規中所謂的重複名 tautonym)。會後出版第一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但由於內容和Rochester法規之部份相違,以至於遭到某些學者之反對,因此本法規並未普及。
上述分歧的狀況,直到1910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三次大會中才獲得共識,主要的決議包括 (1) 決定各類非維管束植物發表之優先權日期 (2) 採納洛傑斯達法規之模式法 (3) 修正維也納法規,會後出版第二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至此,美國和歐洲兩邊的法規才算取得共識,爾後的修訂都是根據這個版本而來。
此後,國際植物學會議每隔5年召開一次,1915年和1940年的大會因為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暫停,1950年的第七屆大會中,J. Lanjouw建議在烏赫利特成立辦公處,並命其期刊為Taxon。自第11屆之後,大會每隔6年開一次會。
2011年於墨爾本召開第18次大會,這次大會有較重大的變革,包括1. 自2012年1月1日起,取消拉丁文描述之規定,新名稱可用拉丁文或英文描述;2.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在印刷出版品上發表新名稱已非必要;於網路上以可攜式文件格式檔 (pdf檔) 發表且具有國際標準書號 (ISBN) 或國際標準期刊號 (ISSN) 之出版品亦可視為有效發表;3. 國際植物命名法規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為有效反映該法規所涵蓋之分類群,更名為國際藻類、真菌及植物命名法規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2012年正式出版第十五版法規,即墨爾本法規 (Melbourne code)。
最近一次為2017年在中國深圳舉行的第19屆大會,理論上2018年應該會出版第十六版法規,名稱可能是深圳法規,但目前並未有相關消息*。
*該版本法規已於2018年發表,名稱為深圳法規 (Shenzhen Code)。
本文最初於2018.3.13刊登於同名專頁
毛白前與鷗蔓
在我念碩士班的時候,跟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特別有緣,主要原因是那時有個學長正在進行鷗蔓屬 (Tylophora) 的研究,有很多機會一同出門採集,在那之前我根本連鷗蔓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去區分不同種類了。
有次常來研究室串門子的研究室之友洪先生 (藝術家),説他得到小道消息,在大肚山的某處藏有一種臺灣前所未見的鷗蔓,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個超級重要的消息,身為分類學者最喜歡這種消息了,大家都想看別人沒看過的植物麻。後來找了一天,我們驅車前往傳說中的生育地,果然在一片草原裡面,找到這種不知名的鷗蔓,順便就採了標本回來鑑定。
這個當時所謂的「不知名鷗蔓」,就是後來發表的新紀錄種毛白前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這當然不是鷗蔓,而是牛皮消屬植物的一員。截至目前為止,臺灣已知的分布還是只有在當時發表的大肚山區而已,說是稀有的牛皮消屬植物亦不為過。
除了臺灣之外,毛白前廣布於中國福建、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馬祖筆者也曾見過,也和臺灣的族群一樣都分布在較乾旱的草叢中。毛白前是種很有趣的植物,我們在大肚山觀察時,發現它有兩種花色 (酒紅色和乳黃色),而且花冠裂片也有細長和寬短兩種類型,不過當我們帶回來種植時,就只有開出黃色的花了,這現象至今未解,非常神奇。
毛白前的中文名稱乍看之下非常奇怪,但其實很普通。毛當然是形容它全株被毛,白前應該是來自於Vincetoxicum,也就是過去稱的白前屬。白前屬後來有學者認為應該置於牛皮消屬之中,所以牛皮消屬裡有很多XX白前,一部分是因為這樣而來。但「白前」二字的由來呢?這有一段很生動的民間傳說,請大家就自行使喚google奉上吧~
補註 (2022.9.12):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Vincetoxicum應該要從牛皮消屬獨立出來,所以現在毛白前的學名又要使用V. chinenese Moore了。
本文於2018.6.12刊登於同名專頁
中秋節又到了,這個節日最應景的植物,莫過於柚子了。這種大型的柑橘類植物的產季就在中秋節前後,自然也就發展出了中秋節品嚐柚子的習俗。不過,並非所有以柚為名的植物,指的都是我們在中秋節看到的這種水果,例如葡萄柚 (Citrus ×paradisi) 是由橙 (C. ×sinensis) 和柚子 (C. maxima) 雜交而來的一種水果,起源於加勒比海上的島國巴貝多。
近年由於出國旅遊的增加,加上各大賣場也競相進口國外的食品,這種風氣的影響之下,有種以柚子為名的調味料,也逐漸在台灣普及開來,那就是來自日本的柚子胡椒。柚子胡椒的名字很有趣,直接取自主要的兩種原料,柚子和胡椒。不過如果你實際上嘗過它的風味,就會發現這清爽宜人的味道背後,品嚐不出熟悉的柚子以及胡椒的味道。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這裡面的柚子不是柚子,胡椒也不是胡椒,可說是比松露巧克力還要名不符實,難道不需要正名嗎?
先別急著生氣,因為這個名稱放在發源地日本,可就是百分之百的名實相符了。先說說胡椒吧!一般作為調味料的胡椒,指的是胡椒科 (Piperaceae) 胡椒屬 (Piper) 的胡椒 (P. nigrum) 的果實。根據果實的成熟程度和加工方式,還可以進一步的區分為黑胡椒、白胡椒和綠胡椒等。不過這裡指的胡椒,其實是一個我們相當熟悉的植物,也就是茄科 (Solanaceae) 的辣椒 (Caspicum annuum),更精確的說是綠色的辣椒。那為何辣椒會有胡椒之名呢?辣椒在日文中比較普遍的俗名為唐辛子,但是九州方言中則與胡椒的發音相同,因此漢字也就寫為胡椒了。不過我在第一次吃到這個調味料的時候,還以為胡椒指的是另一個日本常見的調味料山椒 (Zanthoxylum piperitum),因為那種刺激感和山椒的葉片和果實頗為相似,不過其實山椒並非柚子胡椒的原料之一。
而另一個材料柚子,則就複雜得多。日文中指稱的柚子 (ユズ, yuzu ) 指的是同屬的另一種植物香橙 (C. junos)。香橙並非日本原生的柑橘屬植物,而是起源於中國,在平安時代 (794-1185) 初期,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然後在日本廣為栽培。根據Wu等人於2021年的研究結果,香橙是宜昌橙 (C. ichangensis) 和橘 (C. reticulata)(莽山野橘mangshanyeju) 的雜交第一子代 (F1)。有趣的是,香橙是目前唯一已知以莽山野橘為親本的種間雜交種,可能是偶發性的雜交事件產生的後代。而這個意外發生的區域是哪裡呢?研究人員根據宜昌橙和莽山野橘的分布看來,由於莽山地區 (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南部) 皆有兩者的野生族群,所以這個意外可能就發生在該地區。此外,香橙從莽山野橘繼承了無配生殖 (apomixis) 的特性,再加上從宜昌橙獲得耐寒的能力,使得香橙能夠被廣泛的栽植並適應多變的氣候條件。
香橙的果實形態與葡萄柚相似,果實表面不平整,直徑約5-8公分,顏色為綠至黃色,視成熟度而定。顧名思義,香橙的特色就是具有濃烈的香氣,果汁具有濃烈的酸味,柚子胡椒即是取其具有濃烈香氣的果皮作為原料。附帶一提,香橙的種小名junos,是源自於四國和九州對於香橙的俗名ゆのす (yunosu) 而來。
這裡特別的提一下柚子胡椒的作法,將香橙的皮和去子的青辣椒分別切成細末之後,放入研缽磨細之後,加入鹽和香橙汁調味即可。雖然本文刊出的時候中秋節已經過了,但在平日的料理中也是非常適用的調味料,有機會取得香橙的話請務必試試看!
參考文獻
Diversification of mandarin citrus by hybrid speciation and apomixis 見supplement p. 31
Monograph of wild and cultivated chili peppers (Capsicum L., Solanaceae)
2022 年 9 月 12 日
低調又不平凡的存在—綿棗兒
每到秋冬,花市裡總會逐漸見到各種球莖花卉的上市,例如鬱金香、風信子或葡萄風信子等。這些球莖植物多半栽培於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位於亞熱帶的臺灣,自然較不適合這類植物生長,因此只有冷涼的秋冬才能看到這些花卉的蹤跡。不過這個時候,臺灣原生的某種球莖植物也悄悄的準備開花了,它就是本文的主角—綿棗兒。
綿棗兒 (Barnardia japonica) 隸屬於天門冬科 (Asparagaceae) 綿棗兒亞科 (Scilloideae),這個亞科的成員頗多,約有800-1000種,主要分布於地中海以及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區域,特別是乾燥的環境中,這些植物多半具有球莖,使它們能夠適應這種缺乏水分的環境。綿棗兒倒是其中的例外,它分布在東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台灣、中國、俄羅斯,生長的環境從海邊、平地路旁乃至2600公尺高的山上都有。在臺灣,綿棗兒則多見於北部海邊,每年10月左右是花季,可以看到一根根粉紅色的花序從草地上伸展出來。它開花的狀況通常相當整齊,可以在小範圍內看到大量的植株同時開花,形成花海般的景色。
不過呢,這可愛的綿棗兒其實是個身世相當複雜又充滿謎團的植物。怎麼說呢?首先,本種最早其實是發表在虎眼萬年青屬 (Ornithogalum) 中,後來曾被轉移到Scilla或Barnardia中,加上各地的不同族群的形態略有差異,又發表了好幾個學名。例如白花的個體曾被發表為白綠綿棗兒 (S. albo-viridis)(但後來多被視為是綿棗兒的個體變異)。 加上過去廣義綿棗兒屬 (Scilla s.l.) 的屬間劃分相當混亂,常常單純的處理為一個單獨的大屬,但後來的許多研究不支持這樣的處理方式,在細分之後,綿棗兒被置於Barnardia中,形成了目前使用的B. japonica的這個學名。
在細分之後,綿棗兒的近親突然間就只剩下另一個分布於北非地中海區域的B. numidica了。從照片的形態看來,B. numidica和綿棗兒同樣都具有粉紅色花排列而成的總狀花序,葉片和果實形態也相當相似,不知道是否為同種植物。但無論如何,兩者都形成了不太常見的分布型式,即東亞—北非的間斷分布,兩者的起源、遷徙與散布值得未來研究探討。
再回到綿棗兒身上。綿棗兒在植物學上最為科學家稱奇的,便是它那多變的染色體 (chromosome) 數。染色體是什麼呢?簡單來說,生物的細胞在分裂時,原本在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會逐漸濃縮形成可藉由顯微鏡觀察的染色體。一般來說,同一種生物其體內的染色體數量是固定的,除非有多倍體化 (polyploidy) 的現象,才會使染色體呈現不同的數量。但綿棗兒的染色體數則超乎想像,先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綿棗兒具有兩種染色體基數,分別為8和9,科學家將其以A和B來代稱。因此,普通的二倍體綿棗兒會是AA與BB的狀況,也就是分別有16條和18條染色體,三倍體則發現了ABB和BBB的狀況,而四倍體中較常見的則是AABB的狀況,目前為止甚至有科學家發現八倍體AAAABBBB的個體存在。這樣的多樣性在許多地區的不同族群中都有發現。以臺灣為例,目前發現了AA、BB和AABB等3種型式,未來或許有機會發現更多種染色體數的存在。但是這樣的染色體數多樣性的形成,以及對於植物生理和適應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闡明。
對於綿棗兒,大家關心的或許還有這個怪異的中文名稱由來,目前少數可得的傳聞表示,棗是形容它的球莖形狀類似棗子,而綿則是說它的球莖壓破之後會產生黏稠的液體。在中國的某些地區,綿棗兒的球莖可以經由非常繁複的處理之後,做成俗稱的綿棗兒湯,但目前食用的狀況似乎是越來越少了。
綿棗兒在北部海邊可說是相當常見,經常生長在臨海的草地或岩縫中,平時不開花的話,地上部僅有幾片帶狀的肉質葉片,不易辨識。但開花時就非常顯眼,粉紅色的花序遠遠就可以輕易地看到,有機會到北海岸踏青的話,多留意一下或許會發現這個看似平凡卻很不凡的小花!
inaturalist上B. numidica的照片
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98912502
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98026229
謝侑廷等 2021 臺灣產天門冬科綿棗兒之核型研究
http://for.nchu.edu.tw/uploads/file/thesis/d44b24f1-6c1a-481d-88ff-141fc085060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