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住蟲只是惡趣味嗎?那可不一定

食蟲植物 (carnivorous plant) 指的是一群利用各種構造捕捉動物,並將之分解消化獲得養分的植物。這些植物多半生長於相當貧瘠的環境,因而利用捕蟲的方式來補充養分。其中比較為人所知的種類包括豬籠草 (Nepenthes)、捕蠅草 (Dionaea)、瓶子草 (Sarracenia)、狸藻 (Utricularia) 和毛氈苔 (Drosera) 等。其中,毛氈苔是利用超高黏性的腺毛 (gland hairs) 黏住不小心掉在上面的昆蟲,再慢慢將之消化掉。腺毛 (gland hairs) 是植物體表面常見的一種毛,這種毛具有分泌的功能,其分泌的物質除了可用以抵抗昆蟲的取食外,也可以藉由具有黏性的特徵,將果實傳播出去 (如皮孫木Pisonia umbellifera)。不過有的時候,這些毛好像起不到什麼明顯的作用,有些倒霉的小型昆蟲會被黏死在毛上,但這些植物不是傳統上認知的食蟲植物,例如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的蠅子草屬 (Silene) 植物就常幹出這種事。但這些蟲只是偶然的被黏住嗎?

西部假水仙的花梗上具有明顯的腺毛。credit:Marlin Harms

科學上的偶然

2021年,Lin等研究人員就對這樣的現象感到好奇而展開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對象是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岩菖蒲科 (Tofieldiaceae) 植物西部假水仙 (Triantha occidentalis)。這種植物分布於北美洲的西岸,從阿拉斯加東南部、加拿大西部沿海地區、往南延伸到加州中部的廣大地區。這種植物特徵除了三枚明顯的花柱 (可能也是屬名的由來) 外,就是莖和花序軸上密佈的腺毛了。這些腺毛如同上述,經常會有倒霉的昆蟲被黏死在上面,本來這是有點普遍的現象,但這次為何會引起研究人員的好奇呢?原因在於這種植物的基因缺少了某些東西。2016年,Ross等人針對澤瀉目 (Alismatales) 的演化基因體研究發現一件事,就是西部假水仙的基因體中缺少了一系列與NADH脫氫酶相關的基因,本來這種現象也沒什麼特殊之處,畢竟不同植物裡多了或少了什麼基因都是滿普遍的事。但他們發現這種丟失的狀況相當特殊,只有在一些食蟲植物被報導過 (如狸藻科Lentibulariacae),這讓Ross等研究人員相信西部假水仙可能是一種食蟲植物。

一些初期的調查也顯示西部假水仙相當明顯的食蟲特性,例如在天然情況下,西部假水仙的葉片氮含量和生長於同一地區的食蟲植物圓葉茅膏菜 (Dr. rotundifolia) 相似,但明顯低於同區的非食蟲植物流浪飛蓬 (Erigeron peregrinus)。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以氮15標定的果蠅,置於圓葉茅膏菜的葉片、以及西部假水仙和流浪飛蓬的莖上,結果不出意外—兩週後前二者植物體內的氮15含量明顯提高,而流浪飛蓬則沒有差異。此外,由於食蟲植物腺毛分泌的消化酶中常有高度的磷酸酶活性,所以Lin等人也測試了這些植物的磷酸酶活性。圓葉茅膏菜和西部假水仙的腺毛在螢光顯微鏡下發出的光芒顯示具有高度活性的磷酸酶,也再度證實西部假水仙確實是一種未被發現的食蟲植物。

於是又產生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既然西部假水仙的花序會捕蟲,那麼是不是也會把授粉者黏死呢?作者表示這些腺毛只能黏到小型昆蟲,無法黏到較大型的蝴蝶或蜂類等授粉者,因此不會影響授粉的效率。這個有趣的研究也反映了一個科學研究上常見的現象:一個研究的過程中可能帶來意外的發現,而這個意外的發現引領我們看到另一片完全沒看過的風景,也可以說是研究的醍醐味之一吧!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022724118


台東蘇鐵的合併是一場意外嗎?其實不是。

台東蘇鐵 (Cycas taitungensis) 被合併到蘇鐵 (C. revoluta) 大概是今年台灣的植物分類學界最重磅的消息了。過去普遍認為台東蘇鐵是台灣的特有種,形態上也和蘇鐵 (琉球蘇鐵) 也有一定的差別,但最近一篇從形態以及遺傳證據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台東蘇鐵其實就是蘇鐵,過去認為的形態差異其實存在一系列連續性的變異,而遺傳分析的結果也得到相同的結果。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何以前的研究會和現在的結論不同?

相信很多相關科系在上植物分類學講解裸子植物的時候,台東蘇鐵和蘇鐵的比較絕對是重點中的重點,也是少數人修完課還記得的內容之一。通常在課堂上,老師會介紹台東蘇鐵和蘇鐵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小葉平展不反捲,而蘇鐵的小葉則是如同種小名revoluta的意思,是強烈往內反捲的狀態。這樣的辨識方式相當容易執行,只要是在台灣的任何一棵蘇鐵,都可以遵照這個方式完美的分辨兩者的差異,輕鬆的鑑定二者。

過去蘇鐵與台東蘇鐵的鑑定多仰賴葉緣的反捲程度的差異來判斷,照片為採自日本九州的蘇鐵葉片標本 (典藏於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植物標本館TNS)

 

然而,分類學的劇情往往沒有這麼簡單。

這樣的辨識方式其實存在相當有問題,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區分方式忽略了蘇鐵的形態變異。長期以來,用來辨識的這個特徵其實只存在於台東蘇鐵與「園藝引進的蘇鐵」之間。蘇鐵很久以前就被引進栽培作為觀賞植物,加上繁殖容易,所以栽培的數量很多。許多園藝作物的引種來源都相當少,甚至是來自單一族群。這樣的特性使得栽培的蘇鐵的形態特徵相當單純,無法反映在野外的真實形態變異。近期發表的研究可以發現,作者實際比較了蘇鐵野外族群的葉緣反捲程度後,發現其實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反捲程度,與台東蘇鐵同樣葉緣平展的族群,除了台東以外,也存在於琉球群島北部的族群中,所以這並不是台東蘇鐵獨有的特徵。再加上葉緣反捲程度的連續性變異,說明在這個案例中,並非一個良好的分類特徵。作者也檢視了許多過去被認為有分類價值的特徵,但是這些特徵也無一例外的呈現連續性的變異。

那麼分子的研究成果又如何呢?其實親緣分析的結果台東蘇鐵並不是一個單系群,也就是說台東蘇鐵與蘇鐵的樣本呈現混雜的狀況。所以不論是形態還是遺傳的證據,都證明台東蘇鐵與蘇鐵兩者無法良好的被區分開來,應該視為同一種,而根據命名法規的規定,蘇鐵的發表時間較早,所以具有優先權,因此合併後的學名應該採用C. revoluta

台東蘇鐵的這個案例說明這些平常被認為容易辨識或是研究透徹的類群,都可能存在必須釐清的分類議題,所以平常多關注身邊的植物,搞不好它的身世與來歷,還是需要被釐清的呢!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824158/full


beige and white digital wallpaper

各式各樣的形狀

不知道大家在看圖鑑或各式各樣的文獻的時候,有沒有被各種形狀的敘述搞得暈頭轉向呢?例如卵形跟寬卵形以及披針形差在哪兒呢?然後不同的文獻裡對這些形狀的定義似乎又不太一樣,那麼有統一的標準嗎?這回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如果各位經常查閱原始文獻的話,可以發現這些形狀的形容詞從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而一直沿用至今。但長久以來,這些形狀,更精確地來說,這些扁平形狀,缺乏統一且有系統的定義。有鑑於此,Systematic Association Committee for Descriptive Terminology於1962年發表兩篇文章,分別是Terminology of simple symmetrical plane shapes (Chart 1)Terminology of simple symmetrical plane shapes. (Chart 1a)。這兩篇文章將平面對稱形狀根據長寬比、最寬處位置及邊緣平直或彎曲,區分為不同的形狀。長寬比的級距則區分為7級,分別為>12:1、12:1-6:1、6:1-3:1、3:1-2:1、2:1-3:2、約6:5及1。可惜的是,這樣的定義似乎並未普及開來,因此還是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文獻上仍有些許定義上的差別。

此外,理論上這樣的扁平形狀適用於描述所有扁平的構造,例如葉片、托葉、花瓣、萼片等,但許多文獻上在介紹時都習慣放在葉片中介紹,這樣的做法容易誤導讀者將這些形狀理解為葉片專用的詞彙,但其實有更廣泛的應用,非僅用於葉片而已。

所以,扁平形狀其實是有系統性的描述及嚴謹的定義的,下次需要敘述的話,不妨找來參考吧!

本文於2019.4.2發表於同名專頁


有一種想見不能見的傷痛

最近的新聞很流行到街頭問路人對於各種事物的看法,小至名店漲價,大至國家政策都可以來上這麼一招。如果來訪問植物分類學家最想看的是什麼,那答案肯定只有一個,就是「模式標本」。傳說中,只要看到模式標本一眼,研究上的疑難雜症立刻少了一半,身心靈立刻輕鬆了起來,但模式標本常深鎖在標本館的深處,不是想看就可以隨意看到,而且常常還有贗品,錯綜複雜的程度堪比美術品拍賣。

模式標本對分類學家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也是許多研究的關鍵材料

模式標本到底有什麼價值,可以讓它凌駕於其他所有標本之上,人人皆仰望之的程度,這回我們就要來說分曉。

談到模式標本 (type specimen) 我們必先了解何謂模式化法 (typification)。模式法的概念最初來自於1892年的洛傑斯達會議,雖然這個會議中提出的多數決議並未被後來的法規採用,但模式法卻留了下來。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之7.1條款,應用於科或科以下各級分類群之名稱 (names),是依據命名模式 (nomenclatural type) 來決定,更高階級的分類群的名稱,如果屬於「永久附隨於一個屬名時」,其名稱亦由此屬名模式來決定。又根據10.7條款,模式化原則不適用於科以上分類群,除非依據屬名自動模式化,其模式與所依據之屬名者相同。

在模式化法之中,最複雜的便是各式各樣的模式標本類型,以下分別介紹這些類型。

1. 正模式/全模式 (holotype):種名或種下階級分類群名稱的正模式是由命名者使用之「一張標本或繪圖」,或由命名者指定之命名模式。只要是現生植物之模式,必然固定應用於相關名稱 (參照第9.15條款)。

2. 選定模式/後選模式 (lectotype):是從原始材料中指定一份標本或一張圖解為命名模式,須符合第9.11條款及9.12條款。當命名者發表時,未指定正模式,或正模式遺失,或正模式隸屬於一個以上的分類群時,得指定選定模式 (參照第9.14條款)。
一般來說,選模式時會優先從複模式>等價模式>副模式>有證據支持的原始材料。在報告中若有選模式,則必須標注lectotype designated here的字樣,並指定存放的標本館。有趣的是,選模式可能因為發現新的原始材料或其他原因而重新指定。

3. 複模式/等模式 (isotype):係正模式之任何複份標本;複模式永遠是一份標本 (條款9.4)。
複模式必須與正模式擁有完全相同的採集資訊才算,否則都只能歸類於副模式。

4. 等價模式/合模式 (syntype):當命名者於新種發表時,如未指定正模式時,其所引用於原始資料 (protologue) 中之任何標本,或描述新種時同時指定兩份以上標本為模式標本時,這些標本皆屬等價模式 (參照第40條款備註1)。參考用之所有或部份集合物被視為所引證包括之標本 (條款9.5)。當等價模式其中之一被指定為選模式時,其餘未被指定者仍為等價模式,而非副模式 (paratype)。

5. 副模式/並模式 (paratype):是任何引證在原始資料中的 (一份) 標本,它既不是正模式,也不是複模式,而且也不是命名者於新種命名發表時同時指定兩份以上之模式標本產生的許多等價模式之一 (條款9.6)。

6. 新模式 (neotype):是當分類群名稱所根據之材料不存在或均遭遺失時,選用的一份標本或一張圖解供為命名模式 (參照第9.16條款) (條款9.7)。

7. 上模式/附加模式 (epitype): 是一份標本或一張圖解選來供為解釋用之模式。當正模式、複模式、選定模式或是早先選出之新模式及正當發表學名伴隨之所有資料均為模糊表示或無法供為正確判斷該分類群名稱時選用。當指定上模式被選出時,上模式所代表的正模式、複模式、選定模式或新模式必須清楚引證 (條款9.8)。

以上就是模式化法中,有關模式標本的所有類型,雖然個別看來都能夠理解,但摻在一起之後就變得複雜而難解。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條款40.1,在1958年1月1日或之後,屬或屬下分類群之正當出版必須指明模式,從這天起指定模式才是一件被強制的行為,所以在這之前發表的學名,我們只能根據作者引證的標本數量來判斷是屬於何種模式類型,這也就是造成很多標本館內常常有”possibly type”的標本出現的原因了。

此外,很多人會關注的是要怎麼去找特定研究者的模式標本。雖然現在有很多標本館都會把標本數位化,並放到網路上供研究者查詢,但特定研究者的標本要去哪找一向是非常困擾的事。對於近期發表的類群來說,模式標本的存放地點通常會清楚的標記在文獻內,但是在過去的年代可沒有這樣的好事,如此一來要找到模式標本不就是大海撈針嗎?其實也不盡然,模式標本的存放地點通常與該研究者的研究歷程有關,例如台灣研究者最關心的早田文藏的模式標本,由於早田氏畢生中有一大段時間都在東京大學任教,所以幾乎所有的模式標本都可以在東京大學的標本館內尋獲,有些標本會放在台大或林試所標本館。所以要找到特定研究者的模式標本,通常要設法知道他待過哪些地方,當然可以知道他存放標本的標本館是最好,如果不行,也就只能用推測的了。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重點是,一但指定模式之後,該模式便永遠的附屬於該學名之下,不論該學名後來是否被歸併或轉移,都不會改變。所以要找某個學名的模式標本時,首先必須確認該學名的沿革,了解學名的演變之後再找,才不會白費功夫。

本文於2018.4.24發表於同名專頁


pink petaled flower

華麗杜鵑到底華麗在哪?

這個粉專在過去筆者不認真的經營之下,好像有點走向太硬的內容了,感覺還是時不時的要寫一點有圖有真相的內容,才不會讓大家棄追。但是只介紹植物有多美或只寫一點有關植物的形態介紹之類的東西,好像又顯得很常見,網路上漂亮的植物多的去了。所以我會設法把該種植物在台灣的發現過程或相關的分類歷史沿革整理出來,這樣對於該種植物的認識又能更深入一點。

台灣的山區真的是很神奇,這幾年雖然跑了不少地方,但還是有很多錯過或根本沒看過的植物,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驚喜。最近到南部採集,正好碰到丁香杜鵑開花,雖然不是盛花,但也足足讓我們拍了好一陣子才收工。

丁香杜鵑 (Rhododendron farrerae) 在台灣的杜鵑花裡,是一種相當神秘的存在。本種在台灣最早的紀錄始於1910年川上瀧彌在台灣植物目錄的記載。但由於該文獻屬於名錄,所以難就該紀錄得知產地或相關的標本資訊。比較正式的紀錄始於金平亮三 (1936) 的台灣樹木志,金平氏根據大井次三郎 (J. Ohwi) 於1933年採集的標本,將本種鑑定為大武杜鵑 (R. tashiroi)。該種類亦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

自此之後,有些文獻繼續沿用金平氏的學名,包括李惠林 (1963) 的台灣木本植物誌 (Woody Flora of Taiwan)、台灣植物誌第一版 (李惠林,1978),但這些文獻均未列出台灣本地產的標本,使本種在台灣的確切資訊仍停留於1936年。台灣植物誌第二版 (李惠林等,1998) 中,作者未將本種列入台灣的紀錄中。不過到了2010年,這種狀況終於被打破了,屏科大的楊勝任老師長期在浸水營一帶山區調查,才重新發現這種神秘的杜鵑花。本種在浸水營一帶至恆春半島東南部的山區有不小的族群,過去也有一些採集記錄,只是常常被錯誤的鑑定為守城滿山紅 (R. mariesii),因此一直隱身在台灣的山林中,沒有被發現。

只不過,本種的學名不是金平氏所用的R. tahiroi,應該是山崎敬於1996年使用的R. farrerae。丁香杜鵑的單一花芽中通常僅具1-2朵花,且為紫紅色,而R. tachiroi的單一花芽通常有花3-4朵,且為粉紅色,兩者有所不同,因此應該不是同種。從形態上來看,這種的形態更接近R. farrerae,所以應該使用該學名 。

丁香杜鵑又名華麗杜鵑,大概是取其開花滿樹時,那種目不暇給的感覺吧!但是筆者看到的花卻頗淡雅,華麗也可以理解為低調奢華之感吧!每年4月,春雨開始綿綿下起來的時候,在雲霧縹緲之間賞花,這場景說是一種奢華亦不為過呢!

本文於2018.4.3發表於同名專頁


Kousa Dogwood

四照花的坎坷身世

準時收看本專頁的朋友們,應該會發現上週沒更新這件事吧~(還是根本沒有?),本來很久之前就答應要寫四照花,只是一查下去發現很多部分根本沒完沒了,特別是在屬這個位階的部分,更是複雜到不行,沒完沒了的分分合合,實在非常燒腦。這部分我會盡量的寫得簡單一點,如果真的難以下嚥,就跳過吧!反正不了解學名沿革,四照花還是四照花阿~

四照花 (Cornus kousa Bürger ex Hance subsp. chinensis (Osborn) Q. Y. Xiang) 為山茱萸科 (Cornaceae) 的大型喬木,植株高度可達10 m,葉對生。頭狀花序球形,其下有四片十字形排列的白色苞片,十分具有觀賞價值,果實為多花果,成熟時紅色。其名稱由來是來自於那四片顯眼的白色大苞片,盛花時猶如光照四方一般,故名四照花。又因為果實的形狀與荔枝很像,所以又名山荔枝。在日本稱為山法師 (やまぼうし),原因是球狀的花序和苞片的造型與歷史上比叡山延曆寺的僧兵頭巾造型很類似 (真的很像!)。種小名的kousa據說是來自箱根方言對於本種的稱呼kusa (クサ) 而來。

本種在台灣的分布相當神秘,目前已知的點都相當分散,包括陽明山、宜蘭大溪、花蓮清水大山、屏東北大武山,理論上這種開花如此顯眼的大樹,應該有很多的發現紀錄才對,但實際上正式和非正式的紀錄的地點常常都集中在某些產地,特別是陽明山一帶,這或許也是最新版的紅皮書把本種的保育等級列為資料不足 (DD) 的原因吧!

近年來山茱萸科的分類有些變動,過去置於本科的桃葉珊瑚屬 (Aucuba) 和青莢葉屬 (Helwigia) 分別被移至絞木科 (Garryaceae) 和青莢葉科 (Helwigiaceae),這兩個科甚至都還不在山茱萸目 (Cornales) 中,前者和杜仲科 (Eucommiaceae) 等數科一起置於絞木目 (Garryales),後者則和冬青科 (Aquifoliaceae) 等置於冬青目 (Aquifoliales) 中。反而過去常獨立為一科的八角楓科 (Alangiaceae),現在亦併入山茱萸科中。整體而言,山茱萸科現在只有2屬,即山茱萸屬八角楓屬 (Alangium)

過去山茱萸屬 (Cornus) 的變動頗大,在1909年以前,山茱萸屬基本上維持一個廣義的概念,只是屬下有一些亞屬或組的區分。最早把頭狀花序類的幾個類群分出去的是Lindley (1883),當時用的屬名是Benthamia,但是因為這個屬已經用在蘭科 (Orchidaceae) 下了,所以屬於不合法名。但這樣的概念其實一直被學者在意,Clarke (1879)、Schneider (1909) 都曾經針對這個類群提出不同的看法。Nakai (1909) 的研究是細分山茱萸屬的濫觴,過去常用的梜木屬 (Swida) 即由他發表。在這之後陸續有學者針對這個頭狀花的類群發表過不同的名稱,其中由於地理分布的區隔,部分學者認為北美和日本產者應屬於不同的屬,因此發表過的屬名很多,包括BenthamidiaCynoxylonDendrobenthamia等。所以後來我們才會看到學名在這幾個屬裡面重複的發表新組合,又因為外觀形態在不同的產區略有不同,所以亞種和變種的位階也一直有學者應用。

但近來的研究結果是傾向廣義的Cornus不加以細分,又回歸1909年前的概念,所以過去台灣的四照花用的學名Benthamidia japonica var. chinensis必須找到一個在Cornus中的組合,可以用的學名包括C. kousa var. chinensisC. kousa subsp. chinensis,兩者的差異只在變種和亞種不同位階的差異,這就看各人對於這個種類的認定了。

四照花其實是優良的觀賞樹種,在溫帶國家這類植物常作為行道樹使用,台灣可能因為產量太少,所以還沒有被注意到。有趣的是,日本常可見一種很類似的植物花水木 (C. florida),但其實是來自北美的種類,主要差異在於果實不聚合和苞片先端下凹等特徵。

本文於2018.6.6發表於同名專頁。


以前的學生是用藝術品上課?19-20世紀植物圖鑑

對於現代的各種植物學課程來說,上課不可少的就是各種照片和示意圖了,這些用於輔助說明的圖可以很好的呈現植物的各部位特徵,不管是植物的各種細胞、組織,或是各器官的外觀形態等,都相當方便說明與講解。尤其現在顯微攝影技術的進步,很多組織甚至是細胞層級的結構,都可以直接使用照片說明,更貼近植物的真實樣貌。不過你是否想過,過去沒有這些設備的教學現場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根據19-20世紀植物圖鑑這本書的內容,答案或許比想像的要更浪漫一點-用一張張精美程度堪比藝術品的手繪掛畫來上課。過去我們接觸到的線繪圖多半為了呈現植物的外觀形態繪製,所以重點在呈現該種植物外觀的還原度與精緻性,以便後人的研究與正確鑑定。但掛畫卻是以教學目的畫出來的,所以除了還原真實樣貌外,更多的是提供比較的功能。掛畫呈現的內容包羅萬象,從植物巨觀的形態比較,到微觀的雙重受精,無一不包。

本書內容是作者對植物學掛畫的研究成果,編排方式根據植物的科別名稱排序,包括從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至葡萄科 (Vitaceae) 間的十幾個科。作者認為這本書除了讓讀者欣賞掛畫的藝術性外,也可以作為植物分類的入門書籍,因此每個科有簡單的外觀形態、重要的經濟作物與物種數等基本資訊的提供。這樣的編排方式,即使是對該科不熟悉的讀者,也可以藉由這些資訊的輔助,更容易欣賞掛畫的內容。每幅掛畫旁附有基本資訊與詳細的解說其用途,讓讀者可以更身歷其境的理解這些掛畫的使用情境,足見本書作者的用心,也符合這些掛畫教育性的目的,讓本書不只是一本掛畫圖鑑而已。同時本書採用較大的版面印刷,可以有效的呈現掛畫的細節,應該可以滿足細節控的讀者。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們能夠想像百年前植物學的課堂風景,也讓我們看到植物手繪圖遠超想像的功能性。熟悉植物的人,可以仔細的品味這些掛畫帶來的學術趣味,對植物不熟悉的人,除了欣賞這些掛畫本身的美感與藝術性外,也可以藉由這200多幅的掛畫,認識這些不同科別的植物。

註:本書第二章中將棕櫚科的華盛頓椰子 (Washingtonia filifera) 誤植為繖形科植物,原因在於繖形科也有個叫Washingtonia的屬,但由於比棕櫚科的Washingtonia晚發表,所以不具優先權。目前繖形科的這個屬已被併入臭根屬 (Osmorhiza)。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737?sloc=main

讀冊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40965.html

城邦 https://www.cite.com.tw/book?id=89124


person selling vinyl album in street

分類學家的夢幻逸品—模式標本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次談到模式標本這個主題,當時的主要目的在介紹模式標本的種類,但更多人關心的應該是怎麼找模式標本這事,於是這次就稍微深入的來探討這件事。

模式標本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很多時候千言萬語的描述比不上看一眼模式標本,更甚者,一個分類研究到頭來,就是在尋找那存放在遙遠彼方的一張模式。但模式標本跟學名不一樣,沒有辦法從各大文獻的比較中輕易的得知存放地點,所以常常都像大海撈針,找起來很沒效率。下面我分享自己比較常用的一套尋找方式,如果各位有更好用的方式,也不妨提供給我。

在找模式標本之前,很重要的前置作業,就是確認模式標本的標本資訊。也就是說,在找之前應該要先挖出原始文獻,了解當初作者指定的標本或引證的標本資訊,把標本編號和採集地、日期等記錄下來,以供後續比對之用。如果作者根本沒有引證標本,又是有點早以前發表的種類,那...可能就有需要選模式 (lectotype) 了。

把模式的類型及標本資訊都確認之後,有2條路可走。第一:先找找Taxonomic literature這套書,裡面收錄了許多分類學家和他們的模式標本存放的標本館。如果有找到,那表示你是個幸運的人,如果沒有也別氣餒,這是常態。

第二:有的時候引證標本也不一定是研究者自行採集,但標本通常跟研究者的學術歷程有關。舉例來說,早田文藏 (B. Hayata) 的模式標本,多數藏於東京大學綜合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TI) 以及林試所植物標本館 (TAIF),這與他長期於東京帝國大學任教及研究主題為台灣植物有關。所以了解研究者的學術歷程,可藉此推論模式標本的館藏地。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在google或JSTOR上面直接撈也是一個方法,這邊就不提這個方法,因為效率太低且通常沒有結果。總之,上述的兩種方法就是我自己找模式標本的管道,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本文於2018.12.26發表於同名專頁


2019年—台灣植物的新成員們

好的,又到了一年一度統計今年台灣的植物種類增加的時刻了。今年台灣植物界的新成員非常得多,被子植物一種有10新分類群、6新紀錄種、7新馴化種、以及再確認1種。蕨類的部分則是有4新種、11新紀錄種以及3新馴化種 (註1)。以下就來看看有哪些種類吧!

以下名錄感謝陳柏豪的協助整理~

被子植物
新分類群

1.紅寶石赤箭 (Gastrodia rubinea T. P. Lin)
2.舟形指柱蘭 (Cheirostylis octodactyla Ames f. cymbiformes T. P. Lin)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43.pdf

3.雪山松蘭 (Gastrochilus ×hsuehshanensis T. P. lin & S. K. Yu)
4.肉果蘭 (Cyrtosia taiwanica K. H. Wang & T. P. Lin)
5.奇萊喜普鞋蘭 (Cypripedium taiwanalpinum Y. I. Lee, P. C. Liao, & T. P. Lin)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339.pdf
肉果蘭和奇萊喜普鞋蘭並非新發現的種類,而是過去使用的學名實際上與台灣的植物有差異,因此台灣的是特有種。

6.塔塔加薊 (Cirsium tatakaense Y. H. Tseng & C. Y. Chang)
https://phytokeys.pensoft.net/article/29380/
本年度最有名的新種,沒看過的話請看看千元鈔XD

7.錦美山茶 (Camellia chinmeii S. L. Lee & T. Y. A. Yang)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321.pdf
種小名的字尾可能有誤,人名以名詞屬格引用在種小名的時候,若人名字尾為i,且為單數女性的話,應該附加-ae而非-i,因此本種的種小名應為chinmeiae

8.觀霧佛甲草 (Sedum kwanwuense H. W. Lin, J. C. Wang, & C. T. Lu)
9.高山佛甲草 (Sedum taiwanalpinum H. W. Lin, J. C. Wang, & C. T. Lu)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426.pdf
這兩個是第一作者於其碩論中提出的新種

10.雪山蟹甲草 (Parasenecio sylviaensis S. W. Chung & T. C Hsu)
http://tai2.ntu.edu.tw/taiwania/pdf/tai.2019.64.432.pdf
就是大家過去都很熟悉的黃山蟹甲草。

新紀錄類群
1.朝陽隱子草 (Cleisogenes hacklii (Honda) Honda)
https://exp-forest.nchu.edu.tw/....../878-3_5.P271-276.pdf
2.紅裂稃草 (Schizachyrium sanguineum (Retz.) Alston)
https://www.tesri.gov.tw/....../2019-11-04_1549492344.pdf
3.廣東菫菜 (Viola kwangtungensis Melch.)
https://www.tfri.gov.tw/main/science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5188&modid=3&mode=&noframe=&cid=1229&cid2=2284&nid=6061
應該不少愛好者看過這種菫菜,過去一直沒有個名字,現在終於驗明正身。

4.翅莖半邊蓮 (Lobelia heyneana Schult.)
https://exp-forest.nchu.edu.tw/....../900-3_5.P247-252.pdf
5.長苞小薊 (Cirsium japonicum DC. var. fukienense Kitam.)
https://exp-forest.nchu.edu.tw/....../894-3_6.P165-176......

6. 刺毛見風紅 (Vandellia setulosa (Maxim.) T. Yamaz.)
https://www.tesri.gov.tw/A15_2/content/31994?fbclid=IwAR3z1DGebOGLmFOtp45UCpqTHKJzZi6hNzjQvu-llrOPhhmOVr5QascdZ1g

新馴化種
1.白星牽牛 (Ipomoea lacunosa L.)
https://www.tfri.gov.tw/main/science_in.aspx?siteid......
長得跟紅花野牽牛很像,目前只有零星發現,但容易自交產生大量種子。

2.巴西秋海棠 (Begonia hirtella Link)
https://exp-forest.nchu.edu.tw/....../887-3_6.P81-88.pdf
應該是馴化滿久了的秋海棠。

3.線葉車前 (Plantago heterophylla Nutt.)
https://www.tesri.gov.tw/....../2019-07-31_1012376254.pdf

4.厚葉水竹葉 (Tradescantia crassula Link & Otto)
https://www.researchgate.net/....../336570183......
跟巴西水竹葉非常像的種類,兩者也會混生,但本種莖直立且葉緣具緣毛等特而與前者不同。

5. 刻葉老鸛草 (Geranium dissectum L.)
https://libknowledge.nmns.edu.tw/nmns/upload/bulletin/000000240/209000c/32-5-57.pdf

6. 鉤毛莪參 (Anthriscus caucalis M. Bieb.)
7. 美麗月見草 (Oenothera speciosa Nutt.)
https://www.tesri.gov.tw/A15_2/content/31994?fbclid=IwAR3z1DGebOGLmFOtp45UCpqTHKJzZi6hNzjQvu-llrOPhhmOVr5QascdZ1g

蕨類
新種
1.皺葉鳳尾蕨 (Pteris rugosifolia Y. S. Chao)
2.擬厚葉鳳尾蕨 (Pteris subesquirolii Y. S. Chao)
https://www.ingentaconnect.com/....../00000002/art00002

3. 蓮華池實蕨 (Bolbitis lianhuachihensis Y. S. Chao et al.)
https://phytokeys.pensoft.net/articles.php?id=36548&fbclid=IwAR0rkIhkllEvkgaVZSYpElJeK0t_jegY8e9ulz67tTNjb_ZMtFBVEuFjNEY

4. 玲瓏蕗蕨 (Hymenophyllum exquisitum T.C.Hsu & Y.S.Chao)
https://doi.org/10.1600/036364419X15710776741413

新紀錄種
1.厚葉鳳尾蕨 (Pteris esquirolii Christ)
https://www.ingentaconnect.com/....../00000002/art00002

2.耶氏鳳尾蕨 (Pteris edanyoi Copel.)
3.問荊 (Equisetum arvense L.)
https://www.tfri.gov.tw/main/science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5470&modid=3&mode=&noframe=&cid=1229&cid2=2282&nid=6049&noframe2=1&doprint=1

4.尖齒鱗毛蕨 (Dryopteris acutodentata Ching)
5.林芝鱗毛蕨 (Dryopteris nyingchiensis Ching)
6.屋久書帶蕨 (Haplopteris yakushimensis C. W. Chen & Ebihara)
7.扭瓦韋 (Lepisorus contortus (Christ) Ching)
8.寬葉盾蕨 (Neolepisorus platyphyllus (Tagawa) L. Y. Kuo)
9.密葉瘤足蕨 (Plagiogyria pycnophylla (Kunze) Tagawa)
10.前原耳蕨 (Polystichum mayebarae Tagawa)
11.相近石韋 (Pyrrosia assimilis (Baker) Ching)
http://tai2.ntu.edu.tw/....../pdf/tai.2019.64.367.pdf......

新馴化種
1.脆鐵線蕨 (Adiantum tenerum Sw.)
2.大木賊 (Equisetum praealtum Raf.)
3.酒杯槐葉蘋 (Salvinia cucullata Bory ex Roxb.)
http://tai2.ntu.edu.tw/....../pdf/tai.2019.64.367.pdf......

本文於2020.1.8刊登於同名專頁


white book page on black and white textile

沒有標準才是標準...嗎?

最近實在很久沒有發文了呀~想不到太久沒更新,fb還會跳出通知呢!加上最近因為忙的關係,所以更新的部分也就這樣擱著了。話說前幾天在台大標本館有個植物學沙龍,結束之後有幾位參加的朋友都問我一件事:分類研究在劃分不同種類時,是否有一致的標準呢?

好的,這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了,原因是許多人在野外跑了一陣子之後,發現不同的科屬內,區分不同種的標準好像差很多,在這個屬內著重的是雄蕊和花瓣的形態,到了另一個屬內可能又關注不一樣的特徵,而且看起來對於變異範圍的界定好像也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理解分類學家對於種 (species) 這個位階的概念,不過在這裡並不打算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光是不同學者對於種的定義就可以寫上十集不只。簡單來說,不同種的植物之間,自然情況下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生殖隔離,並且在譜系樹上必須為單系群 (monophyletic group)。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不同類群的植物的演化歷程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生殖隔離的機制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便很難用同一個標準來劃分所有的植物種類。而除了這些生殖隔離外的特徵,可能因為環境適應的緣故,而有相當大的可塑性,因此對於變異的界定範圍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這樣看起來不一致的標準或許才是最一致的標準。

 

本文於2018.9.11發表於同名專頁